首页>检索页>当前

3年通信50余封、近5万字

“时代楷模”曲建武与华东师大“孟院”的情缘

发布时间:2023-05-04 作者:通讯员 卫洁君 | 本报记者 黄 浩 来源:中国教师报

“曲老师,我来自云南,没想到能有机会和您一起包饺子。”日前,“时代楷模”、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曲建武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卷起袖管、拿面皮、填馅、封边……曲建武和师范生们一起动手包饺子、话家常。

“一直以来都很期待和同学们见面。”曲建武动情地说。作为书院孟宪承班的校外班主任,曲建武一直情牵孟宪承班师范生,来沪期间,他特意前来看望他们,并以“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最好成绩”为题与他们展开对话。

“曲老师,我在高中时就从班主任那里聆听过您的榜样故事。”第三期孟宪承班学员、华东师大2021级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关睎元说,“作为师范生的我们,如何能像您一样,将学得的优良品质带给未来的学生,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引导呢?”

从1982年留校任辅导员,到2013年辞官从教、重返讲台,曲建武以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影响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人生信仰。他结合40多年丰富的从教经历,鼓励师范生“做老师就不能只做教书匠,应当成为学生在青春赛道上的领跑者。曾经你们希望遇到什么样的老师,将来就要成为什么样的老师”。

“当好教师是一种信仰情怀、是人民的事业,因而我们要坚定地走下去,培养出一批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曲建武说。

曲建武与孟宪承班的缘分始自2021年3月“不忘初心,铸魂育人”主题报告会。“教师最重要的就是一颗对学生的爱心,对于师范生而言更是要深刻理解和践行‘大爱大德大情怀’。”担任孟宪承班校外班主任以来,虽相隔千里,曲建武仍通过书信往来、公众号互动、书籍捐赠、捐资助学等方式,关心关注孟宪承班师范生的成长动态。

两年前的4月,第一期孟宪承班学员何雨蝶前往辽宁省大连市参加“曲建武励志基金”资助活动,她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扎实学识、勇于钻研、涵养师德、知行合一,这是我大学四年奋斗的目标,毕业后我也将用我所学、尽我所能,反馈家乡教育。”

“珍惜大好时光,将时间用于最重要的事情——学习和读书。”曲建武对此表示赞赏,他鼓励师范生要坚定教育信仰、扎实专业本领、坚持强身健体,“今天时刻准备着,明天为祖国服务”。

3年来,曲建武与孟宪承班学生通信50余封、近5万字,“时代楷模”与未来教师两代教育者,在书信往来中产生共鸣,追寻着教育之“音”的传承。2023年春节前夕,曲建武向21名孟宪承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了助学金,鼓励他们“把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把困难变为成长的动力”。

“曲老师跟学生书信交往的过程,充满了赤诚、充满了期待、充满了责任,也充满了力量。他的来信不仅是对学生的鞭策和鼓励,也是对我们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诲和示范。”孟宪承书院党委副书记梁宏亮表示。

作为全国首家专门为师范生设立的本科生书院,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自2007年开始招生,致力于培养“适教、乐教、善教”的未来卓越教师。书院创新师范生师德培育模式,推出“师德涵养计划”,通过楷模精神引领,贯通“以知明德、以情融德、以意励德”三大体系,将师德融入师范生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师范生的师德涵养。

“把教书做职业,把育人做追求,如何学习楷模精神,接好教育传承的接力棒,这是每一位未来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吴薇表示,所有师范生应该向曲建武学习,响应“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号召,用生命唤醒生命的力量、用真情点亮信念的火种。

《中国教师报》2023年05月03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