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不仅是教师传授学生本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积极面对学习中的各种挑战。
学生小宇在新学期的第一节晚自习课上就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家都在埋头做题时,我发现他在低头弄什么东西。我悄悄走到他身边,看到他在用一把小刀雕刻着什么,他也注意到了我,赶忙把东西揣到衣服里,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我拍拍他的肩膀,提醒他认真学习。课后,通过小宇的班主任了解到,原来小宇学习习惯较差,平时上课除了睡觉就是精神不集中,批评他也不管用。
两周之后的一节地理课讲到黄土高原,我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讲解黄土的特性、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后,感觉大家还是听得一头雾水。我说,咱们郑州西边的荥阳就有黄土地貌,还有古老的黄土夯土城墙,我相信如果谁家是荥阳的肯定对黄土不陌生,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说完,发现大家都看向小宇。下课后,小宇过来找我,说上课没听明白,让我再跟他讲讲黄土地貌。我明明看到他整堂课都在睡觉,根本就没听。但我还是忍住批评他的冲动,给他耐心讲了一遍,这次,我明显感到他听得很认真。
周末返校当天,小宇抱着一个“神秘”物品来找我,当他打开包裹着的衣服,一座微缩的黄土山映入眼帘。顶部平坦的黄土顶面,分明是想表示黄土塬,周边垄条状的黄土坡,坡上纵横的沟壑,甚至周边的黄土陡崖上还有两个微型的窑洞。原来,小宇家就是荥阳的,他家附近就有黄土山丘,也有废弃的窑洞,再加上平时爱好手工雕刻,所以听到同学们对黄土地貌都不太懂,他就趁着周末挖来黄土,制作了一个模型。看到我明显流露出的赞赏,小宇露出了得意的神情,但他还不忘问我标本有没有不妥的地方。我给他指出了一些局部细节以及不同部位的尺度对比问题,并提出可以在课外活动时间来办公室,我们一起对这个模型精雕细琢,然后再向大家展示。接下来的一周,小宇每天下午大课间都准时来我办公室,和我一起对模型进行完善。最后,这件几乎完美的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时,大家都赞不绝口。我专门授意小宇对着模型再次给大家讲解黄土地貌,小宇的表达也堪称完美。
事后,我又找到小宇,提出了一个研学计划:准备抽时间带同学们现场考察,看看真实的黄土到底是什么样的,到时让小宇做“导游”,向大家讲解各个学习点。小宇有点害羞,在我不断鼓励下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向小宇讲述了研学前期的准备工作:先自己全面考察周边,选定几个学习点,然后写好对应学习点的文本讲解材料,确定考察线路,估算所需时间及交通方式。周末返校,小宇把研学方案交给了我。虽然方案略显粗糙,但主要部分还是有的,我对小宇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接下来我们又一同修订研学计划。又一个周末,我们组内几位老师一起带了部分学生前往荥阳,依托小宇做的研学计划,进行了1天的黄土地貌研学考察。看着小宇站在黄土丘上拿着大喇叭对着同学和老师,紧张但又眼神坚定,我看到了他学习之外勇敢的一面。
作为地理教师,地理学科要培养学生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等真实情境中开展丰富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将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与情境教学相结合,给那些传统观念下的一般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充分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与探究的热情。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黄河流域生态文明教育的地理教学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2212010041)
《中国教师报》2023年05月03日第7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