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赓续红色基因 培育时代新人

发布时间:2023-06-27 作者:解成维 刘明娟 来源:中国教师报

红色教育、沂蒙精神是沂蒙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需要学生去传承和发扬。山东省临沂市沂龙湾小学把“赓续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作为学校思政教育主线,形成党办、政教(少先队)、教务处“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立足道德与法治课堂、党员榜样示范引领、专题教育活动,坚持把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把沂蒙精神融入教学实践,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思政课程群,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新途径,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生活”,继而使红色基因“入脑、入心、入行”。

依托国家课程

在设计课程时,教师需要统揽学科、梳理教材,把教材中与红色思政相关的历史事件、英雄事迹、代表群体、先进人物等内容提炼出来,优化整体教学设计,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分学段合理安排授课内容。

低年段。学校结合“我和我们”德育点(认识国旗、国徽、队旗,学唱国歌、队歌,认识革命领袖,讲述模范人物、英雄人物故事等),让学生明确“我是中国人”,激发学生对革命领袖、英雄群体、先进个人的敬仰之情。

中年段。通过讲述革命先驱、先进人物、英雄人物故事等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了解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的由来;通过理解革命历史人物的名言警句,初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继而形成国家概念、树立法治意识。此外,学校结合临沂作为红色革命老区的地域特点,开展以“寻找家乡英雄”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高年段。深入挖掘教材,使学生初步了解以下内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成立、长征、全民族抗日、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新中国发展阶段,了解我国在政治、军事、经济、航天、民生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学生讲述焦裕禄、王进喜、中国女排等时代楷模和英雄团体的故事,让学生感受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团结拼搏的时代精神。

融合地方资源

学校借助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资源,开展一系列课程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以“改革创新谋发展”一课为例。

活动一:由穷到富,感受沂蒙精神。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采访、图片搜集、与家人座谈等形式扩大知识储备。教师设计问题串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既锻炼了学生信息整理、逻辑思考、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又践行了“学为中心,学生出彩”的新课改理念。

活动二:由富到强,传承沂蒙精神。教师借助音频、视频、图片、资料袋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比思考,进一步通过寻找“临沂之最”,总结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开拓奋进、敢于胜利等沂蒙精神。

活动三:由强到新,发扬沂蒙精神。学校挖掘生活中科技创新的例子,让学生体悟“科技兴则国兴”的科教兴国战略真正含义;通过创设“计划树”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展示、汇报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照新时代少先队员标准要求,从小立志,自强不息,积极践行,奋发有为。

建构课程体系

学校在综合拓展性课程方面设置必修和选修两大类课程。必修类课程利用周一班队会时段,每两周一课时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专题教育;选修类课程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社团活动时间,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设置红色动画、红色绘本、红色故事、红色话剧、沂蒙精神、红色精神等内容,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以选课走班的形式开展。学校以不同类型的红色教育素材为载体,通过富有针对性的知识教授和情感培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尽情表达,让情感迸发。以“珍贵的党旗”一课为例,学生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中情境演绎、课后延伸实践,拉近与历史的距离;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党旗的象征意义和共产党人的感人事迹,进而感悟沂蒙精神,激发爱党爱国的情感;通过了解党旗的发展历程,学生结合自身将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

智慧分享,让体验丰富。以“美丽新代村”一课为例,学生首先通过课前搜集代村的资料思考:代村到底是怎么由一个落后村变成新兴富裕的模范村的?接着通过小组合作分享,实现已知资源共享。学生通过大事件梳理、情景剧表演、视频搜集、图片展示、数字海报等形式,多层次展现一个美丽的新代村。

时政整合,让课堂有温度。疫情防控期间,学校以“抗疫”为主题设计思政课。学生先讲述发生在自己或家人身上的抗疫故事,接着小组展开讨论:“疫情防控期间,作为小学生应该怎样做呢?”学生激烈讨论、踊跃发言,有关疫情防控的知识深入脑海。最后,教师总结提升:希望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继续关注抗疫人员,从医护人员、科学家、建筑工人、快递员、教师等无数平凡人勇敢“逆行”的故事中学会担当、勇敢、感恩。

这样的思政课有温度、有情感、有意思,把“思政大道理”讲得让学生信服,达到了“小切口、大疗效”的作用。

拓展课程深度

学校开发“红色研学”课程,引导学生带着“体验攻略”开展实践类调查、寻访、资料搜集与整理等活动,最终形成调查小报告,使学生在红色研学各个阶段的学习更有广度和深度。

教师根据研学指南给学生介绍场馆特色,然后带着学生到红色研学基地现场参观,组织学生讨论、交流、体悟、反思,让学生在“读一读、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写一写”的过程中感受红色文化精神。学校还向学生家长推介了临沂市内八条红色游学路线,鼓励家长陪伴孩子一起接受红色教育,让学生在家校共育中学习红色文化、传承沂蒙精神。

学校通过课堂内外的交互融合,将红色思政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之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与当地红色资源的零距离接触,学生真切感受到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历史意义和独特的时代育人价值。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沂沂龙湾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28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