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在西来小学已经工作了15个春秋。静心沉思,透过历历往事,回望自己的成长之路,感慨万千。我从大专毕业起步,一路跌跌撞撞走来,也曾哭过、笑过、气馁过,第二天依旧继续前行。我深深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良师益友,更感恩一路陪伴我的音乐。
回首刚参加工作的那段日子,正如歌曲《乡间的小路》所唱“笑意写在脸上,哼一曲乡居小唱,任思绪在晚风中飞扬……”说实话,那时候的我懵懵懂懂,所有的付出只是出于一种朴素的执着,认为只有努力才能无愧于心。当时,西来小学还是一所薄弱学校,就连基础的音乐教学设施都没有。我把家里的电子琴搬去学校,鼓励学生从摸琴开始感受音乐的魅力。每学期开始,拿到教参我就赶紧研读,认真计划本学期的课时和教学内容。学校没有专职音乐教师,我就虚心请教其他学科有经验的教师,讨教掌控课堂、把知识讲透的方法,力求能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
作为西来镇上第一位专职音乐教师,为了做好这份工作,除了每周18课时的教学任务外,我还承担学生兴趣小组辅导工作。在默默忙碌中,我已经拥有了小学8次大循环、12年毕业班的工作教学经验。
为了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多样性与时代性,每节课我都会安排5分钟拓展律动音乐学习,让孩子放松的同时陶冶情操。记得一次课上,有个调皮不太专注的孩子突然站起来说:“桃子老师,我们可以再学一次吗?这次我肯定不出错!”听着他积极向上的话语,我惊讶极了,看着他认真努力的表情,我懂得了音乐的魅力。
自从走向音乐教师岗位,我才发现自己有太多需要努力的理由。在音乐上没有天赋、听力天生欠缺的我依然想通过努力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从2012年开始,我注重在做好音乐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求教,并观看学习省、市、区优质课视频,研究音乐课堂的流程环节,组织有效的音乐教学活动,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模式,逐渐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为了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我拜读音乐教育名家书籍,熟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度学习《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夯实理论基础,进一步完善自我知识建构。
实践出真知。为了检验学习成效,我积极参加各种优课评比活动,2015年在泰州市第八届小学音乐优质课评比中获一等奖,由于教学设计新颖,市教研员把此次教研活动定义为“乐鸣西来”,再一次给予我锻炼成长的机会。2016年,我参加靖江市基本功评课获一等奖,为了磨炼自己,又参加命题比赛获一等奖。2022年我被评为泰州市教学能手,对我来说,这是一份殊荣,也是一种鞭策。
想成为一个研究型教师,必须不断反思与总结。通过探究,我了解到其实科研就是把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做法联系理论总结出来。于是,课后我积极撰写教学反思、论文以及教学案例,将课堂教学中精彩的片段、成功的教法以及有效创新的环节等生动的场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这些记录着学生和我的故事也让我在个人成长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踏实。
2022年,我申报了课题《小学音乐课堂如何高效实施“大单元教学”的研究》,通过课题引领,明晰了自己专业成长的方向。为了让更多教师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我带领全组教师共同研究,在参研过程中一天天褪去青涩、一点点成熟,收获了自身素质的提升和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
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在校领导的帮助下,我组建了学生向日葵合唱团和星光艺术团,每周2次固定排练时间,学生音乐社团在市级比赛中获奖29次,共有723人次在市级比赛中获奖。
学校给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肩膀,让我们站得高看得远,时刻为我们提供展示、学习、交流的机会。作为一名受益人,我也要为镇级年轻教师成长尽一份力。2015年被任命为西来镇音乐教研组长后,我把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体会毫无保留地教给青年教师,并带动全镇音乐教师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坚持集体备课,精心组织教研活动,通过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2020年我们被认定为最佳教研组。
年少时,我天真地认为很多精彩的故事都是靠自己的努力谱写的。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眼界和认知也随之打开,顿悟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我的身后,一直有那么多人在默默关心着我;在我的人生故事里,一直有那么多人在托举着我。是一路陪伴我前行的家人、同事、同行、领导、导师……是他们让我成为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爱的人,让我的故事更温暖,更有温度。
音乐、孩子、课堂,我的余生愿与你们相伴,继续书写关于我们的情书。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中心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8月30日第8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