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为项目化学习而准备

发布时间:2023-09-26 作者:马方方 来源:中国教师报

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施,项目化学习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关注。项目化学习是素养导向教学变革的正确打开方式,它让学生的学习逐步从“做题”中解放出来开始走向“做事”,走向真实问题的解决,这样的学习显然更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直以来,学生厌学都是困扰一线教师和家长的痛点。如果说有什么支点可以撬动学生的学习力的话,我认为项目化学习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支点,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还可以照亮学生未来的学习之路。当教师能从核心素养角度设计出高质量的项目,设计出有挑战的驱动性问题时,学生便更愿意参与学习。但凡那些有较高参与度的项目,自然就更容易达成预设效果。

近年来,虽然全国各地有不少学校都在探索项目化学习,但整体而言,都是将项目化学习作为学校课程教学的点缀和补充。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上海市教委发文要求在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实施项目化学习,明确要求到2024年力争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到2026年义务教育学校常态化实施项目化学习。这次上海率先将项目化学习作为刚性要求落地实施,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也进一步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风向标。相信不久的将来,项目化学习会越来越多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小学的教学常态。

项目化学习逐渐升温,这让我想到曾经读过的一本书,书名叫《准备》,书中介绍了学校里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项目式学习。作者塔文娜创办的萨米特高中从不挑选学生,但98%的毕业生会被4年制大学录取,学生的大学毕业率是全美平均水平的两倍。塔文娜的办学理念指向四个方面,即注重实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和反思。这四种理念的落地方式就是项目式学习。在这所学校,项目式学习不再是“甜品”,而是“主菜”。调查显示,学生通过项目式学习获得的知识会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但塔文娜曾坦言:“大多数(美国)学校并没有真的施行项目式学习,而少数施行了项目式学习并大肆宣扬的学校也仅仅将之视为锦上添花的存在,就像冰淇淋顶端的那颗樱桃,项目式学习并不是大部分孩子每天学习的方式。”由此看来,项目化学习的推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在探索过程中难免面临诸多挑战。书中曾谈到“其中,标准化考试是项目式学习的最大障碍”。

因此在实践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准备好专业知识,还要准备直面问题的心态和勇气。有人说,任何一种理念日益泛化的过程就有被误读的危险。我想项目化学习也一样。在我看来,一线教师在实践项目化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项目化学习不等于跨学科学习,也不等于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是立足学科实践的一种育人方式,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要更关注实践,关注问题解决。

开展项目化学习需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需要给学生更多可以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大胆去体验、探究、协商、试错。因为学习最终是学生自己的事情,需要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究、去破题,而项目化学习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很好的载体。

如果说学习是一场探索未知之旅,旅途中会遇见无法预约的美丽,那么学校教学变革的核心命题就是围绕项目化学习展开实践。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夏雪梅认为,项目化学习既是一种学习方式,又是一种课程的结构方式。我深以为然,如果教学与学习都以一种“做项目”的方式进行,那么学生的学习将从被动转为主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的不仅是关键能力,还有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临沂市第三十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09月27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