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这样一句诗:不辞长作岭南人。诗人赞美岭南风物,抒发了对岭南的留恋之情。我很喜欢这句诗,也喜欢用它作为身在岭南的写照,当然,我说的“岭南”是母校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也是我工作了25年的学校。
当我背着书包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上,第一次来到岭南小学(当时校名还是“岭南路小学”)时,我被深深吸引了。学校的老师那么慈祥,教我学知识,教我懂礼貌,每天我最开心的事就是背上书包到学校。春天,我和同学在葡萄架下闻着迎春花的清香寻找春的足迹;夏天,我们迎着风在操场上嬉笑打闹;秋天,我们在高大的杨树下细数谁捡到的树叶最漂亮;冬天,我们在操场打雪仗、堆雪人,欢笑声回响在学校的上空。
作文课上,李老师把我的作文当作范文读给全班同学听;课余时间,王老师拿出难度稍大的数学题与我探讨;长跑比赛中,在陈老师的鼓励下我奋力奔跑,为班级赢得荣誉……快乐的小学时光,学校把我从懵懂的孩童培养成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快乐少年。我喜欢学校的一草一木,对站在三尺讲台教授我们知识的老师有无限崇拜,我的心底埋下梦想的种子,长大了也要像他们一样,当一名受人尊敬的教师。
中考时我填报了师范专业,3年的时光里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向着心中的梦想一步步靠近。
迈出师范校门,再一次走进岭南小学,我心中欢呼雀跃。阔别6年的校园尽在眼前,依然是熟悉的校园,依然是熟悉的老师,依然是熟悉的教室,依然是熟悉的操场。
踏上三尺讲台,听到孩子们一声声“老师好”,我终于确信自己实现了教师梦。
但是真正开始工作,我才发现自己不知所措,在学校学习的教育理论知识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好像总找不到完美的联结点,当我手忙脚乱面对学生各种问题时,当我无所适从应对学校各项任务时,当我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准时,学校前辈给予我无私的帮助:吴晋新老师给我讲班级小干部怎么选择、如何培养;闫占英老师耐心告诉我班级事务怎么处理、遇到学生闹别扭怎么办;靳巧社老师的识字教学法让我走出生字教学误区;黄秀玲老师教会我踏实认真……在前辈的影响下,我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在育人中不断提升勇于担当的底气。
记得几年前,为打开语文教学海量阅读的教学途径,学校负责教科研的来丽红主任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让我有幸结识了韩兴娥老师。在韩老师的支持下,我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革刚刚开始,我听到了一些质疑声:一本教材知识点那么多,学生一个月怎么可能学完,别耽误了学生啊。但更多的是学校领导对我课堂实践的支持。
那段时间,我倾听着前辈的谆谆教诲,梳理着教学细节。终于到了把理论搬到课堂实践的环节,我既兴奋又激动。前辈们开始听课、评课、研讨,指导我的每一步教学实践。
我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带领学生学完了教材,之后利用早读时间与学生一起练习成语接龙,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课上,我带学生读历史,穿越时空与数千年前的人物进行对话,感悟一个个典故蕴含的道理。阅读让孩子解放了天性,“腹有诗书”的他们不但挥笔成文,而且富有灵性与文采。
一个学期结束了,期末考试我的班级学生成绩名列第一。海量阅读实践的成功离不开前辈悉心评讲、倾心相授,也离不开学校领导的信任与肯定。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鼓励,也让我更加自信。那几年我迅速成长着,开始有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总结了带班方略,成为邯郸市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我与郭海燕老师带领的鸣音朗诵社团在全国大赛舞台上绽放光彩;何金花校长支持我全面提升专业理论素质,引领班主任队伍快速成长……我从容迎接一个个挑战,因为知道身后有众多人在支持着我。
从懵懂的孩童到全面发展的快乐少年;从毕业到踏上三尺讲台;从教师团队的一员到全国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一路走来,岭南都是我心灵的港湾。“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长作“岭南”人!
(作者单位系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岭南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10月18日第8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