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专家观点

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培育教学成果

发布时间:2023-10-24 作者:潘希武 来源:中国教师报

如何培育教学成果,实际上是怎样落实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当然也不乏各种培育策略和技术。从广东省深圳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培育经历看,我们始终坚持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培育教学成果。

教学成果主要表现为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模型,是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只有教学理论没有教学实践,不能称其为教学成果;只有教学实践没有教学理论,则教学实践缺乏方向,也难以构成实践逻辑系统,往往是零散做法的堆积。设立及培育教学成果奖,就是打造教育教学改革模型,并通过典型案例的积累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如何进行教学成果培育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把握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国家战略。国家对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从政策上进行了系统规划和设计。近年来,党和国家先后就教育评价改革、课程教学改革、育人方式变革、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转型等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以此为依据,深圳市充分利用“深圳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等契机,实施义务教育减负提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重大项目,注重推进综合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科实践等学习方式变革,在深化教学实践改革中合力培育教学成果。

二是构建全方位的成果培育机制。教学成果培育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甚至可以说,任何一项教育教学改革都是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实践模型的建构过程。因此,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实际上都不同程度存在着教学成果培育的功能,为此,教学成果培育需要相关部门的协同推进。

教育行政部门要健全成果培育激励机制,完善各级教研协同机制,探索更加开放的教育教学改革合作机制、专家指导机制等;教科研部门要注重着眼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需求,成立各种教科研基地学校、实验学校或工作室,开展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探索,形成若干改革典型案例。不仅如此,还要谋划一批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指导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和提炼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模型;教研员要加强教研方式转型,规划学科教学改革具体指向,培育学科教学改革实践案例,特别是要规划设计好学科教学改革教研主题;培训部门要完善培训内容和方式,在注重通识性培训、教学技能等培训的基础上,强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性培训,引导教师注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与此同时,要充分发挥科研课题的研究引领作用,使课题研究贯穿于各类基地学校、实验学校、重大教学改革项目、教师培训工作中,完善专项课题研究机制。教学成果培育并非某一部门的任务,构建协同推进机制有助于合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育更有价值和引领性的典型案例。

三是注重教学成果的凝练表述。实践性教学成果有赖于理论的升华和准确的文字表述。教学成果培育就是要指导和帮助教育改革实践者明确研究方向,构建逻辑清晰且可操作的实践模型,从整体上凝练教学成果的表达。一个完整的教学成果通常包括拟破解的问题、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主要的理论或理念、实践操作模型、经典教学案例、主要成效、影响力及创新点。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回答好究竟破解何种问题,明确要破解的问题通常是整个教学成果表述的关键。实践操作模型是成果的核心内容,其关键是要构成逻辑清晰的体系。教学成果是否具有创新性,往往是看实践操作是否深入和明确,而不是所谓的新概念或新理论的提出。教学案例是教学成果的具体表现,没有适当的教学案例支撑,实践操作模型往往会显得空洞或抽象,教学案例可以大大增强教学实践模型、教育教学理论或理念落地以及成果创新的可感知性。深圳市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和工作组的形式,注重对培育成果主题的确定、教学实践模型等方面的诊断,助推教学成果培育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教师报》2023年10月25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