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睿见

特色创建要走出“三唯”

发布时间:2023-11-06 作者:吴夕龙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参加某区域中小学特色创建现场观摩研讨会,有机会与一些校长就特色学校创建敞开心扉畅聊,发觉一些同行不是不想“特”,而是自我感觉有难言之隐,“特”不得。

第一是唯条件论,认为特色学校创建需要具备相当的硬件条件,学校“缺胳膊少腿”,特色创建无从谈起。其实,物质条件固然是特色学校创建的基础,但并不是唯一基础。江苏省滨海县某学校刚建校时是生源落后、硬件一般的学校。学校濒临大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于是该校租用一片池塘建基地,短短几年发展迅速,成为全省著名的养殖基地,省内乃至全国的学校同行经常前来观摩学习,连一些养殖专业户也慕名到学校跟学生请教养殖知识。学校的学生“能文能武”,既能读书识字,又能临海养殖,既学习知识,又钻研科学,这比一些学校专门开设劳技课更有意义。当然,这不是说让其他学校也去挖塘养殖,而是从中获得启发,没有条件要创造条件,已有条件要充分利用。

第二是唯师资论,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师资力量不足,师资水平不理想,创建特色学校后劲不足。其实,不同学校的教师甚至同一所学校的教师,都有不同的兴趣和追求、不同的专业化倾向和投入、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积淀、不同的智能资源和教育理想,关键是把教师的这笔宝贵资源开发出来,发挥到最佳状态。立足教师实际,发挥教师优势,学校特色创建就会成为可能。江苏睢宁是久负盛名的儿童画之乡,美术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时就必须经过儿童画这一关。于是,睢宁实小、双沟实小等学校就以儿童画为特色,在全国独树一帜。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小学有一位外来引进教师对科技有浓厚兴趣,学校当即创设科技工作室和科技展厅,邀请该教师担当科技辅导员,该教师如鱼得水,学校科技教育成为江苏省品牌,每年接待全国各地近万人来访,仅学生个人申请专利就有180多项。其实,各地中小学教师队伍中不乏个性之人、特长之人,校长要了解教师的闪光点,给予他们个性张扬和特长发挥的空间。有的学校忽略了这些,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怎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三是唯应试论,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认为这是群众的“口碑”。学校特色创建上的“金杯”“银杯”也抵不上群众的“口碑”,而且认为学校特色创建会影响学生学习。事实上,即使素质教育推行了这么多年,课程改革也走过了多个年头,但应试教育的观念和倾向在校长、教师和家长心中仍有市场。特色学校创建与学生学习成长是不是相互抵触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特色学校创建正是立足于实现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转轨,不仅不会抵触,而且是对过去片面教育的匡正。有教育研究者打过这样的比方:特色教育与应试教育好比两只气球,应试教育是一只小气球,它处于特色教育这只大气球里面,它们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应当处于平衡状态。特色教育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也是一种能力,但不能唯应试论,否则就误读了特色。

总之,特色学校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形成的独特、稳定、优质的办学风格与优秀的办学成果。须知,每所学校都是一所潜在的特色学校,每所学校都可以发展成为特色学校。也就是说,作为具体的学校,其实你们学校已经是一所个性的学校了,问题是你有没有认识到这一个性,进而优化并彰显自己的个性,达到标新立异、独具匠心。因而,在特色创建的过程中,要立足校本,充满自信,独辟蹊径,走出“三唯”。

(作者系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小学原党支部书记)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08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