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创意班队会

“有力量的问”

——以实施“战胜挫折”班会课为例

发布时间:2023-11-28 作者:鲁晶晶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期中考试刚落下帷幕,我就收到学生小路妈妈的短信:“鲁老师,孩子这次考试没有发挥好,他有强烈的挫败感。小学时,小路一直很拔尖,进入初中后,优秀的孩子比比皆是,竞争太激烈,您能不能找他聊聊?”怎么聊?既不能伤害小路的自尊心,又要激发他的自信心。其他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苦恼?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叙事心理班会课,想以点带面解决此类问题。

班会课上,我问学生:“在过往的学习生活中,你曾经遭受过什么样的挫折?”学生七嘴八舌说起来,等大家安静后,我特意邀请小路接受我的“专访”,他情绪低落地谈起期中考试失利的故事。

我问他:“这件事让你感到最受挫败之处是什么?”他难过地说:“我觉得自己很努力,但结果还是失败了。”我追问:“当你遭受学习挫败时,你内心挫败的声音会对你说什么?”他想了想说:“你看,你这么努力都没考好,努力有什么用?你真是个没用的人。”

此时,台下不少学生也默默点头,似乎都听到过自己内心的这个声音。我又引导小路思考:“当你认同这些挫败的声音后,会对你产生什么影响?”他一边想一边说:“我会觉得努力没有收获,不必继续努力,就想放弃了,甚至觉得自己一事无成。”

我故意停顿了一下,又问:“如果将这些挫败的声音归纳一下,这些挫败的声音使用了什么花招打败了我们?”他很不情愿地说:“贬低、否定。”这时,我向他发出了“灵魂拷问”:“这些挫败的声音总是向我们强调什么?让我们关注什么?”他若有所思:“嗯……强调失败的结果,关注内心的负面情绪和想法。”他回答得真好,我继续追问:“为了让我们感到挫败,这些挫败的声音又希望我们忽视什么、遗忘什么?”这时他渐渐松开了眉头,仿佛有什么画面在脑海中浮现:“它希望我忽视自己努力的过程,以及取得的进步和收获。”访谈到了这里,班级气氛也轻松起来,不少学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接着,我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回想过往的学习生活,你曾经在什么时候通过努力缓解或者克服了学习中的挫败感?每个小组推荐一个具体事例。在学生分享时,我又追加了几个问题:“在这件事中,你具体做了哪些努力来克服挫败感?从这些努力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自己?当你看到自己能够通过努力缓解或克服学习中的挫败感,你能做到这点意味着什么?如果对这件事进行总结,你克服学习中的挫败感有什么经验、方法?”

小柳分享时说:“我参加书法比赛之前不断练习,放弃了周末休息,坚持了小半年。比赛时,我也能及时调整心态。我觉得自己是个有毅力的人,我认为付出总有回报。”

当各组分享后,我邀请学生一起“见证”故事,问道:“今天哪位同学的故事最打动你,让你印象深刻?从他的故事中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他?他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或帮助?”学生纷纷表达自己的不同感受,更多是共鸣、理解、启发和鼓励。“战胜挫折”已成为全班学生共有的一种勇气,而不是口号。

在当天的家校联系本中,小路写道:“这堂班会课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但更让我明白自己有能力、有勇气改变这些不足。有的同学说我的做法给他启发时,我觉得自己还是非常有用的。鲁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

这就是叙事心理班会课,它围绕主题引导学生讲述故事、教师访谈故事、同学见证故事,把学生自身的生活故事作为教育资源。让师生对话从“告诉”转变为“有力量的问”,教师从“说教”走向“赋能”,从“指导”走向“启发”,进而更多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并将学生的个体智慧汇聚成班集体智慧。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3年11月29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