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局内人

乐见名优教师也有“保质期”

发布时间:2023-12-12 作者:朱志军 来源:中国教师报

某地教育主管部门最近出台文件,对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进行考核认定。该文件强调,主要以量化积分的方式考核上述名优教师近5年来师德师风表现、教育教学、教研科研、示范作用等方面履行职责情况。考核合格的教师,予以发文确认并颁发证书,注明届期为4年;对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教师,不再享受原有称号及相应待遇。

毫无疑问,这些名优教师在当初的评选中一定经历了“过五关斩六将”,才取得相关荣誉称号。他们综合素质过硬,教育教学业务精湛,是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堪称领军人物。评选名优教师,目的是激励广大教师加强自身建设,加快专业发展,培养树立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更重要的是通过名优教师的典型引路,发挥其传帮带的示范、辐射作用,以此促进师资素质的整体提升。

通过名师工作室、师徒结对、青蓝工程等途径,一批批青年教师在名优教师的指导下快速成长,呈现出薪火相传的可喜局面。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极少数名优教师一旦成“名”就“躺在成绩簿上睡大觉”,甚至出现了一些与名优教师身份不相称的现象。

比如,一些名师工作室并不能常态化开展工作,只是满足于检查验收,导致名师工作室有“名”无“实”;有的教师评上名师后,放松了自我要求,课题研究、业务修炼、继续教育等都“高高挂起”,让名师的“金字招牌”失去了应有的“含金量”;极少数名优教师恃“名”自傲,远离教学一线,在学校管理上搞“特殊”;等等。

因此,让名优教师名副其实,必须实行名优教师长效管理机制,改变名优教师一评了之、忽视后期建设的现状。而某地通过系列考核为名优教师规定“保质期”,对考核不过关的名优教师实行称号“过期作废”,让人不禁为此举拍手叫好!

名优教师设有“保质期”,从制度层面来讲要求名优教师主动克服自我松懈的思想,倒逼名优教师始终保持学习者和奋斗者的姿态,与时俱进,不断突破,永葆先进,从而让名优教师这一标杆成为广大教师一直学习的榜样。

名优教师设有“保质期”,不但可以促进名优教师的进步与成长,而且有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师发展生态。加强对名优教师的动态考核,可以从根本上破解名师队伍管理难问题,改变徒有虚名、虚而不实的状况,坚持名师的标准要求,形成能上能下的竞争态势,教师队伍建设因此充满活力。在此基础上,学校放大名师效应,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作用,从而实现由“一花独放”带动“百花齐放”的初衷。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考核名师是否“保质”,关键在于文件的落实要到位,需要坚持原则,动真格碰硬茬,不能搞形式主义“走过场”。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3年12月13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