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家长既要懂得配合也要学会拒绝

发布时间:2024-03-12 作者:苑广阔 来源:中国教师报

如果时间往前推二三十年,家长与学校、教师的关系比现在简单得多,三者基本不会有什么联系,除非孩子在学校犯了很大的错误,或是每个学期的教师家访,彼此才会产生交集。但现在则大为不同,学校的许多工作都需要家长配合,教师也会把一些任务布置给家长。从教育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进步,因为对孩子的教育本来就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首先是家长的事。如果没有家长的配合,只是学校和教师唱独角戏,那么教育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所以,无论学校还是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如果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或想对家长提一些要求,只要是合理的也是家长力所能及的,家长就应该大力支持、积极配合,毕竟双方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一些学校和教师在处理家校关系时有“越界”之嫌,将本来属于学校和教师的任务交给家长完成,进而影响了家校关系。

以近年来媒体的公开报道为例。有的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新模式,要求家长轮流到教室参加晚自习陪读。这个举措听上去颇具创新意味,因为家长在教室“陪读式监督”,孩子晚自习肯定不会像以往一样搞小动作或吵闹说话,而家长也能够借机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但问题是大多数家长并非晚上无事可做,有的家长要上夜班,有的家长要加班,有的家长要照顾家里的幼童,如果轮到自己到学校值班时没有时间就很难办。再者,维持晚自习纪律不应该是值班教师或班主任的任务吗,怎么成了家长的工作?

还有的学校为了保障孩子出校门的安全,设立了“家长护学岗”,要求家长轮流到学校门口站岗值班,维持校门口的交通秩序。这同样让家长感到为难,因为他们做不到随叫随到。保障学生放学安全没有问题,但这同样也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如果学校做起来有困难,可以与交通管理部门合作,由交警在放学时间到学校门口维持秩序,效果也会好得多。

家长确实应该配合教师的教学、学校的工作,但是学校和教师也应该有明确的底线意识,哪些工作是可以让家长配合完成的,哪些任务是可以委托家长的,而哪些工作和任务是不宜推给家长去做的。作为家长,不管是出于家校共育的责任,还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能够配合学校和教师的都应积极配合,但如果一些工作和任务超出自己的能力范畴,没有办法完成,那么也不妨委婉拒绝。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13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