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五常市实验小学校始建于1908年,在一个多世纪的光阴里栉风沐雨。苍翠的古松见证着一年又一年莘莘学子在玩耍中来了又走。寒来暑往,在这个朝气蓬勃的校园里,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动人的成长故事。
学校呈长方形布局,北侧教学楼修建的年代较为久远,古老的教学楼经过多次翻新却也温暖舒适。一楼东侧有一个宽阔的方厅,一头连着四间教室,一头连着整栋楼的大门。方厅的装饰简单大方:灰色的大理石地面沉稳厚重,雪白的墙壁亮丽俏皮,漆黑的大门庄严威武,晶莹透亮的窗户温文尔雅。相对于走廊,这里宽敞明亮。灿烂的阳光从大门和窗户照进来,格外温暖。
这里是北楼孩子上学、放学的必经之路。
红日初升,方厅便敞开大门让阳光照进来,让温暖升腾。方厅外,家长和孩子手牵着手走到大门口,伴着一声甜甜的“再见”,孩子转身走进方厅,就是走进了家长的安心之地,目送的眼光穿越方厅直抵教室。好友相约搭伴迈进方厅,互相诉说还没有结束,也得恋恋不舍地走进教室。站在方厅与朝阳共舞,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上学娃。有的一路小跑,有的稳稳当当,有的喊着同学的名字飞奔着,有的挽着胳膊说笑着……他们带着憧憬、带着向往迈进了知识的殿堂。迎接一张张花儿一样的笑脸,听着一声声清脆的问候,自己也“醉”了。
每天放学时,这里便成了人群汇聚的海洋。门外的甬路上黑压压地站满了家长,他们一排排一队队,个个引颈远眺严阵以待,生怕一疏忽就把孩子错过。门厅里更是“别有洞天”。有的班级纪律严明,学生整齐划一,目不斜视直奔大门口。有的班级比较自由,学生个个笑容满面,像出笼的鸟儿叽叽喳喳飞奔出大门。有的孩子提着小包装着必备的学习用品,有的水杯歪歪斜斜马上要拖到地上,有的孩子轻手轻脚什么也不拿。有礼貌的孩子到你面前毕恭毕敬地行个礼说“老师再见”,调皮的孩子清脆地喊着“老——师——再——见——”;胆大的走到你面前以对视来道别,胆小的挥一挥手算是告别便飞快溜出大门……一张张脸庞是那么可爱,那么富有生机和活力。
站在方厅里放学值班成了我的一种享受,从一开始我与学生之间的陌生到逐渐熟悉,从分不清是哪个班到现在哪个班没放学了如指掌,从家长的数量判断学生的数量,从教师的性格判断放学的早晚。每天目送每一个学生走出大门心里才踏实。
偶尔有个别孩子没有家长来接,我觉得正是自己彰显责任心的时机。手机派上用场,及时联络家长,听筒里传来一声声“感谢”,幸福的甜蜜在心头荡漾。放下手机安抚孩子急躁的情绪,寻找各种话题与孩子聊天,分散注意力的同时消磨时间,让焦急的等待变得温暖生香。当孩子扑向家长的瞬间,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浓浓的家校情感溢满温暖的方厅。
但也有例外。刚开学不久的一个周五,大多数学生被接走了,春寒料峭中,一个孩子紧缩着身体在大门外徘徊,她焦急地寻找亲人的身影。我急忙把她拉进方厅,温暖的气息让她舒展了手脚。左等等不来,右等等不来,孩子的脸色更加沉重。“我打个电话吧!”她焦急地说。原来,她的爷爷没想到孩子会在室内等,在门外没有找到,就沿着回家的路去寻了。爷爷再一次回到门前时,孩子竟然扑到他怀里“哇”的一声哭了起来……站到方厅里看到一老一小渐行渐远的身影,我的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迟到的接送就能“打败”一个孩子,那该有多么脆弱啊。世事难料,变化无常,接受一点挫折教育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应该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偌大的方厅装满了我的思考。
一群群学生让这个方厅变得温暖生香。
(作者系黑龙江五常市实验小学校副校长)
《中国教师报》2024年04月03日第6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