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参会者说

一场“成长”的奔赴

发布时间:2024-04-29 作者:廖 娟 来源:中国教师报

当我接到中国教师报活动邀请的时候,激动不已,内心突突地跳。自从参加了全国叙事者团队后,我就与叙事者一起成长着,也在与《中国教师报》的美丽重逢中成长着。

无法参会的“树人有约”读写团队伙伴们羡慕着,憧憬着,同时也为我鼓掌。

最后,我站上了现场交流的舞台,代表我所在的重庆市沙坪坝区,也代表“树人有约”读写团队,以“学灯耀沙磁 书香伴成长”为题介绍了沙坪坝区推动师生读写的实践行动。

当我读到“读写成就教师 书香浸润童年”这句主题时被感动得热泪盈眶。特别是“读写成就教师”几个字更是触动着我的神经。

曾几何时,我们认同“公开课成就教师”,只要能上一节尚好的公开课就可能成就一位名师。而现实中,许多普通教师与公开课无缘,也与名师无缘,他们在教室里默默耕耘着。而读写却可以跨越藩篱成就教师,这是一条每一位普通教师都可以行走的星光大道。

这次读写研讨活动中,既有《读书破内卷》又有《校长阅读与教师发展》,既有《师者,唯有赴书山寻路 方可拾获山河》又有《区域内推动教师读写之兰山实践》,还有《论文写作的困境与突破》……一场场讲座如一场场春雨,润物无声,浇灌着每一位读写者的心田。

褚清源主编的讲座《写课,让好课具有作品感》令人振聋发聩。“写下即深刻,写下即影响”“我们需要在持续写课中种植意义”,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课比天大”的话。

写课,是一种对课堂的深度思考。我曾经写过一节公开课《充分预设方能驾驭生成——记一节失败的公开课》,发表在《今日教育》上。遗憾的是,后来走上管理岗位,没有持续地写课。这次活动,唤醒了我再次走入课堂进行研究的欲望。

这是一场“生命”的相约。

杜威说,教育即影响。当你有了不同的遇见后,就开启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影响。叙事者影响着我和“树人有约”读写团队,《中国教师报》影响着我和我的学校。

一粒种子,就是一个梦想。在3年的读写生活里,我用自己的生命影响着一线的老师。我似乎就是那颗觉醒的“种子”,去影响、唤醒更多的“种子”萌芽是我的责任。

读写,将全国各地的种子教师联系起来,我们会继续将读写融入自己的生命成长,用生命歌唱!

(作者单位系重庆市沙坪坝区树人沙磁小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4年05月01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