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为了培育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强化青少年的理想信念,让红色教育取得实效,浙江省嵊泗县初级中学在红色教育的探索中,充分发挥学校主场域、课堂主渠道、思政主阵地的作用,积极拓展课外红色资源,创新红色教育载体,开展“一主两翼”红色教育一体化的建构与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学校仪式和节庆活动为双翼,力求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立足课堂主阵地,坚定红色信仰
学校要求各教研组找准思政知识点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切入点,精准融合各学科富含思政要素的教学内容,将红色教育细化落实到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中,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一是在学科融入中汲取信仰力量。以语文学科为例,学校对七至九年级的语文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后,确立了这样的融入策略:初一年级以“注重情感认同,消除与红色经典的情感距离,让学生喜欢阅读红色文学”为目标,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背景资料和讲述红色故事来传递真实的感受、构建真实的阅读体验,在文学欣赏中渗透思政教育,达到以文化人、入脑入心的效果;初二年级以“注重理性思辨,理解英雄人物精神内涵和红色文化的精神特性”为目标,通过拓展教材外延、主题教学等方式,扩大学生的红色文学阅读范围;初三年级以“践行知行合一,学习英雄人物,树立红色信仰”为目标,通过链接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等方式进行多重情境下的项目化学习,或者以辩论、演讲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分享感悟,增强学生学习内容的覆盖面。
二是在主题班会中筑牢信仰之基。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红色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学校围绕“励志教育”的主线“礼—理—立”确定班会主题:初一年级围绕“致敬先烈,献礼英雄”主题,组织学生前往革命烈士纪念碑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同时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初二年级围绕“明辨是非,追求真理”主题,针对部分学生易受网络观点影响的问题,结合党史学习开展主题班会,启发学生思考,点燃学生对党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初三年级开展主题为“肩负重任,立志报国”的班会课,激发学生刻苦学习的动力,增强学生立志报国的决心。
三是在拓展课程中致敬崇高信仰。学校要求道德与法治、历史、语文等学科教师申报红色教育拓展课程,结合不同年段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开展相关红色主题教育。在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中,语文教师带领学生探究革命文学中的英雄形象,观看红色电影,撰写影评;历史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中国近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以专题的形式探究对中国革命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人物。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学生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帮助学生树立红色信仰。
融入“三礼”仪式课程,传承红色基因
“三礼”为开学礼、成长礼、青春礼,学校构建融入“三礼”的红色教育仪式课程,让学生在不同的成长转折时期接受与之相对应的红色教育。
一是开学礼打下红色基因底色。每次开学都是崭新的开始,学校除了开展党团员志愿服务、观看“强国复兴有我”第一课、国旗下励志讲话等红色教育外,还组织初一新生开展为期一周的国防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纪律意识。活动邀请武警战士担任教官,严格进行军事训练,进一步增强新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和集体主义思想。
二是成长礼增添红色基因浓度。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学校举行“红领巾相约中国梦,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队日庆祝活动,对少先队员进行组织教育、少先队的历史和传统教育、少先队的作风教育等。少先队员在飘扬的队旗下许下青春的誓言——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学校还举行红歌大合唱比赛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让学生在经典诗文中滋养心灵、陶冶情操,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三是青春礼提高红色基因亮度。每年5月,学校举行“青春礼——我的14岁集体生日”活动,旨在让学生感受成长的喜悦、明确责任担当。活动邀请学生家长一起参加,见证孩子的美好时刻。同时,学校举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宣讲活动,以及“青春向党,强国有我”主题演讲比赛。青春礼上有学生的入团仪式,有家长的青春祝福,有班主任的殷勤寄语——师长牵手走过“青春之门”,教师和家长寄语孩子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融入“三节”系列活动,增强红色认同
红色教育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初中生更容易接受的是以体验活动为主的教育形式。学校每学年组织“三节”系列活动,不仅为学生搭建了展示才能和智慧的舞台,而且成为教育融入红色元素的合适载体。
一是体育文化节拓展红色教育展示平台。学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体育文化节,内容涵盖运动会、春游、红色研学等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培养兴趣的舞台,而且可以创设红色教育课堂。学校运动会入场式围绕“爱党爱国”主题,需要体现红色元素、展现中国精神;春游中,学生学习红军长征精神,相互鼓舞、砥砺前行;研学中,学生漂洋过海来到有着“远东第一大灯塔”之称的花鸟山灯塔,追溯百年屈辱历史,感受烽火硝烟的岁月。
二是科技艺术节宣传红色文化精髓。科技艺术节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科技和艺术才能的平台。学生自觉选择以革命故事或英雄人物为创作对象,无论书法、绘画还是剪纸等作品都体现了红色元素。当作品创作时,学生是红色文化的主动学习者;当作品展出时,学生又成为红色文化的积极传播者。
三是快乐读书节汲取红色文化养料。在读书节活动中,学校举行“我心中的巍巍中华”“忆峥嵘岁月,展青春韶华”等主题诗词创作比赛;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主题阅读活动;推送红色文学作品,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开展“重走长征路、踏上新征程”思维导图比赛;定期在微信公众号推送红色教育微课,采用线上红色演讲、红色故事会等方式进行红色教育。
学校坚守课堂主阵地,把日常教育与红色教育相链接,并积极向校外扩展,让学生接受持续广泛的思政教育,内化成自身品质和自身精神,进而将红色基因不断传承。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嵊泗县初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7月03日第9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