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的校长

我没理由不相信他们

发布时间:2024-07-16 作者:郑孝军 来源:中国教师报

从教多年,最让我佩服的校长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德学校校长吴志良。

吴校长有句口头禅“我没理由不相信他们”。正是因为这份信任,2015年7月吴校长接手文德学校,短短几年时间就将一个濒临倒闭的学校带向了省级优秀。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话我相信。

“为什么要把老师管得那么死”

一次,广东省举办一个校长论坛,特意邀请吴志良校长作专题发言。吴校长在发言中说,我是一个最不会管老师的校长——老师上下班从不打卡,坐班实行弹性管理;老师如果有事,根据时间长短向不同层级管理者申报请假即可……吴校长的话引发与会校长热议。

“为什么要把老师管得那么死?”说这话的吴校长是有底气的。他曾带领顺德区一所高中挺进了全省前列,他很清楚办学质量绝不是靠简单的“管”就能得到的。

他更懂得“放”的重要性。“放”的是一颗心,“收”的仍然是一颗心。为了“放”,他重点抓学校行政团队建设和“校工会委员会”“校学术委员会”“校仲裁委员会”的建设,把学校管理的“大权”交给行政和“三会”,他自己则掌控全局、把握方向,让学校这艘大船走得更稳、行得更远。

“不要让老师只做教书匠”

吴志良校长曾当过区域教研室主任,深谙教育科研对于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性。为此,他到文德学校后便提出了“发展性问题教学的实践研究”的课题。

2017年底,我来文德学校担任教研室主任后,吴校长曾多次提醒我:“不要让老师只做教书匠!”作为一个有多年教育科研管理经验的人,我当然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从第二年开始,我牵头将这个课题申报为区级立项规划课题,并采取“分(区、校)级立项,全网(员)覆盖”的策略,组织全校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吴校长则根据进度进行指导。经过3年多有计划有步骤的研究,该课题于2021年1月顺利结题,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室副主任黄志红给出的评价是:课题立意创新,理论上有创新,分层立项、全员参与的研究做得“实”。

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并带动了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学校还出台教育科研奖励政策,鼓励教师“学理论,做研究,写论文”。由此,不少教师逐步摆脱了教书匠模式,成为教育教学的深度研究者、实践者,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因此大幅度提升。

“无人监考,受益最大的是学生”

吴志良自担任校长开始,每到一校就大力倡导“无人监考”,把诚信考试做到了极致。

在文德学校,除了期末市、区统考按照统一要求操作外,每学期阶段性考试都不安排教师监考,教师只在考前15分钟负责发放、调配试卷或答题卡,考后收取答题卡;考试过程中如有特殊情况,则由楼层巡视员负责处理;考试结束后学校组织评选“诚信班级”,并纳入班级德育积分管理。

无人监考的考场,学生个个都是监考员,同时由被监考变成了主动诚信考试。即使个别学生有作弊的想法,但出于对班级“诚信”分的考虑和自己的声誉,基本上都能够管控好自己,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诚信的人。这就真正实现了吴校长推行“无人监考”的初衷:“无人监考,受益最大的是学生!”

吴志良校长到文德学校9年时间,学校的办学效益与口碑与日俱增,教师爱岗敬业上进更不是一句空话。彼此相信的我们,也一定能走得更远。

(作者系特级教师、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文德学校教研室主任)

《中国教师报》2024年07月17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