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职教纵谈

当好助推器 作好稳定器

——浅议职业教育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4-09-03 作者:许 栩 来源:中国教师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为新时代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职业教育是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的助推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可见,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是推动社会公平和提升总体教育质量的关键,职业教育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职普融通是优化教育资源纵向配置的关键。一方面,职普融通能够有效弥合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鸿沟,促进两者之间的优势互补,在提升普通教育实践素养的同时,夯实职业教育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职普融通也能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知识,呈现更加多元的成才路径,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多层次的,经过多年发展业已形成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高职专科为主体、职业本科为牵引的现代化教育格局。职业教育形式是多样的,既有项目式学习、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等多种教学模式,也在全日制教育外发展出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类型。职业院校学生的毕业选择是丰富的,以中职毕业生为例,毕业时除了可以选择依靠所掌握的技能直接就业,也有职教高考、高职单招等畅通的升学通道,这些有利条件也为职普融通打下了基础。

产教融合推进区域教育资源横向协同。职业教育发展与地方产业发展关系密切。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优势,职业教育能够合理规划专业设置与课程内容,实现教育资源配置与地方发展规划的同步。在广袤的农村地区,职业教育深耕农业技术,助力乡村振兴;在多彩的民族地区,旅游管理、传统手工技艺等特色职教专业焕发光彩;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能够依托信息技术,培育直播电商等新业态人才,助力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职业教育为生产一线培养人才。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形式,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实训、就业机会,工学结合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日后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职业院校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在提升地方企业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科教融汇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职业院校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中坚力量,校企间的合作、科研项目的开展使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联系更加紧密,校企共建的实训基地和研发中心让新技术、新工艺进入教学实践成为可能,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企业创新也有了依托,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技术成果能够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效益。技术创新不仅包括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前沿领域,还涉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专业特长,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帮助企业解决技术瓶颈、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附加值。可见,职业院校既是面向生产一线的练兵场,也是新兴产业的孵化所,对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是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的稳定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我国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老龄化程度加剧。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的重要作用愈发凸显。

职业教育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利器。首先,职业教育能有效供给劳动力资源。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劳动力资源的短缺问题日益突出,职业教育为各行各业输送大量技术技能人才,有效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并且职业教育类型多样、教学方式灵活,能够快速捕捉产业结构调整的脉动,确保人才供给与发展需求的高度契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续航动力。其次,职业教育可赋能养老服务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产业将面临巨大压力。职业教育能够为这一产业培养专业的护理、康复和管理人才,满足老龄化社会对高质量养老服务的需求,推动养老服务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此外,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职业教育能激活中老年人力资源。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使得中老年人再就业成为可能。职业教育倡导终身学习,并为中老年人群提供再就业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课程,帮助其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或延长职业生涯。中老年人力资源的激活,在有效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的同时,极大增强了中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和自我价值感。

职业教育能有力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2024年7月,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一轮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行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稳定就业。职业教育对于完善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职业教育能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职业院校具备因地制宜开发培训项目的师资力量、培训场所,能够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多样化的技能培训,使他们快速掌握适应城市产业需求的新技能,有效提高就业竞争力。此外,对于因产业结构调整而下岗的工人,职业院校也可以为其提供再就业培训,帮助失业人员迅速掌握新技能,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其二,职业教育能拓宽教学渠道。依托地方产业,职业院校在招生规模上具有稳定性,并且具有扩大招生覆盖面的潜能。职业教育能够借助远程教育、夜校课程、周末班等形式,为农业转移人口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最大可能减少其在工作与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对劳动力市场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其三,职业教育能保障子女入学。子女教育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关乎农业转移人口家庭的基本福祉。职业教育在保障随迁子女教育权利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专门咨询渠道、专项招生计划、专业暖心服务,职业院校为随迁子女入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与选择,帮助他们跨越城乡差异,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顺利完成学业。

职业教育有利于提高人口整体素质。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全面提高人口素质,既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又是现代化建设最基本、最重要的支撑。职业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一者,职业教育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保障。职业教育致力于培养拥有扎实理论基础、精通前沿技术,同时兼具优秀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够有效回应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提出的新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能够满足现有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还能够引导和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二者,职业教育能彰显教育体系的包容开放。职业教育为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能脱颖而出的学子提供了成长成才机会,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与方式中充分挖掘潜能,掌握安身立命的一技之长,为未来实现人生跃迁奠定基础。在职普融通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主动选择将职业教育作为自己的成才路径,也有越来越多的职校毕业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三者,职业教育能显著促进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涵盖中等职业学校、高职专科、职业本科的现代职教体系能够有效促进人力资源结构的持续优化,推动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与可持续性。此外,职业教育还为各类人群选择职业、更新技能提供支持,进一步推动人力资源在各行各业间的自由流动与优化配置。无论是初出茅庐的应届毕业生,还是寻求技能提升的在职人员,乃至寻求职业转型的再就业者,只要有学习意愿和需求,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职业教育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职业教育也一定能够扛起责任,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贡献力量,推动改革事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作者单位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新阶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1ZDA125)

《中国教师报》2024年09月04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