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阔天地中,课程资源俯拾皆是。芦苇,在我国大多数池塘、河泽、湖泊边自由野生,随处可见。而在诗中,它是苍苍蒹葭,表达着中华民族高洁的审美意趣;在中国花鸟画中,它是骨力柔韧的衬景,衬托出壮丽山河的柔美细节;在劳动人民手中,它是遮阳挡风的“席帽夹子”,是保暖防滑的“茅窝”鞋;在医师手中,它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在乐师手中,它是悦耳的芦笛……当具有慧眼的教师把芦苇作为课程资源引入教学后,它又会是何种样貌呢?
《中国教师报》2025年01月22日第10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