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常常遭遇“两难”的困境。有时,为了照顾学生的情绪或回应学生的期待,班主任即便明知结果或许不尽如人意,仍会选择与学生并肩同行,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不惜“得罪”领导和同事。日常教育工作中的这种“两难”困境,常常让班主任左支右绌,既影响了具体工作的推进,又降低了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
其实在我看来,面对这种选择时班主任无须过多犹豫,应坚定不移地支持学生,与学生站在一起。尽管从表面看班主任可能会付出“得罪”领导或同事的代价,但长远来看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重要他人”,在学生认为他们不被理解和支持时,班主任站到了同一“战壕”,这种重要性和影响力远胜于无数的说教和感人的说辞。
比如在全校文明班级评比时,我班因一些小事被扣分,但我没有拿着一条条刻板的规定对学生兴师问罪,也没有机械地以惩罚代替扣分后的教育。相反,对于一些我本人都存疑或觉得有待商榷的规定,我会毫不避讳地向学校主管该事项的领导反映。虽然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扣分并未消除,还可能给领导留下偏袒学生的印象,对许多班主任来说,这似乎得不偿失,但我觉得只要处理得当,也可以实现师生共赢。
因此,面对这类“两难”窘境,班主任应安抚好学生的情绪,及时、全面地掌握事件的来龙去脉,同时调整自己的心情,保持客观、理性的态度,运用教育智慧努力将“两难”转化为“两全”。
一是要善做同事的沟通者。教师每天都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教育事件,其中不乏涉及班级荣誉的竞争。比如在文明班级评比时,如果遇到学生对扣分不满或有异议的情况,班主任应及时向学生了解具体原因,尤其要分辨学生是不是主观故意为之。这既是对自己班级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同时也能根据事实与主管教师进行沟通。主管教师大多是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只要能进行合理有效的沟通,让他们了解事情的原委,他们自然能够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不会认为班主任是在纵容、放任学生。这样一来,班主任就能从“双赢”变“多赢”,因为其他教师对班主任的理解和认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同等重要。
二是要勇做学生的支持者。师生关系无疑是教育中多种关系最重要的一环,关键时刻选择和学生站在一起不仅彰显教育的勇气,更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使命。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许多困惑和挑战,他们在学校能依靠、可信赖的成人就是自己的班主任。基于这样的心理需要和现实选择,学生渴求自己的合理要求和无伤大雅的行为能得到班主任的认可、体谅或支持。
在不少教育场景中,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虽然能够预判某些行为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但在学生遭遇失利或感到委屈时,依然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暂且抛开可能引发的其他风险,这无疑是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多少年以后,学生可能不记得班主任教了什么知识,但班主任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他们据理力争的场景,必将长久地留存在记忆中。
三是要敢做自己的成全者。人们常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小的“官”。这“官”其实很不好当,上有千根线,下有数十心。如何协调自己与上级、同事的关系,如何管理和引领自己班级的学生,不仅考验着班主任的智慧,也需要班主任正确认识自己,与自己和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成己达人。比如,班主任对某些扣分网开一面,在理解、同情、成全学生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对自己的成全。作为班主任,我们或许很难有太多机会或勇气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很难在一些场合率性而为,很难将真实的自己在师生面前完全表露出来,那么偶然勇敢一次、潇洒一次,又何尝不是对自己的慰藉和犒劳呢?
仓央嘉措有句诗流传很广,“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在处理教育场域的多重关系时,我们无须也无法界定哪一方是“如来”,哪一方是“卿”。但我们应从中汲取智慧,在面对一些纷繁复杂的事件时保持理性,自然就能“苦心觅得两全法,既敬规则又护生”。
(作者单位系广东省中山市桂山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3月19日第8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