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育家精神旨在育师,重在弘扬,实在践行。”我探索“三做三化”的实践路径:一是照着做,用教育家故事召唤专业化成长。我曾借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在农村学校孵化了一批志愿者,唤醒了留守儿童的自主性。二是对着做,用教育家思维激活个性化成长。我借鉴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结合开发的“宜生德育”课程与研究项目,总结30余年教学经历,凝练“宜生教学”主张,给予学生有尊严的爱。三是接着做,用教育家精神引领自动化成长。成尚荣寄语我“做最优秀道德教师”,我努力从六个方面做好人、做好事:做自己的主人,过幸福完整的生活;做专业的能人,具有全力以赴解决问题的正面思维方式;做家长的亲人,与家长并肩,让家长信任;做孩子的贵人,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精彩;做学校的凡人,无论正常还是异常情境中都能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做时代的新人,涵养能应对新时代发展中高难度挑战的志气、骨气与底气。
(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原校长、教研员 曾佑惠)
《中国教师报》2025年08月20日第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