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给我寻找答案的底气

发布时间:2025-08-19 来源:中国教师报

AI究竟是取代画笔的威胁,还是艺术教育的新颜料?共读书中的理念解答了我的困惑——技术从来不是目的,而是成全育人初心的舟楫。

书中的“教—学—评—备—辅—研”全场景应用框架,重构了我的教学认知。在剪纸校本课程开发中,传统模式常陷入纹样复制与技法训练的窠臼。受书中“实践篇”启发,我尝试构建“剪纸文化探源者”AI助手:输入“二十四节气农耕符号剪纸纹样”等关键词后,Kimi瞬间按“纹样—农事—象征”三条主线梳理出最具代表性的二十四节气剪纸纹样,即梦工具立刻将提取的物候意象化作优美线条。但真正让课堂焕发生机的是教师对AI素材的创造性转化——引导学生对比AI生成的“芒种麦浪纹”与陕北剪纸原型的差异,进而感受手工制作的温度。

这种“AI生成+教师调适”的协作模式恰如书中所言,“教师应是技术塑造者与变革引领者”。当学生用即梦工具将春分剪纸纹样转化为动态生长的动画时,教师的核心能力不再是技法示范,而是设计人机协同的审美体验框架——在算法生成的视觉盛宴中嵌入对“为何留白”的哲学叩问。

(辽宁省大连市第五中学 李锦秀)

《中国教师报》2025年08月20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