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种下“绿色”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2-11-11 作者:李莎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到2030年,实现学生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系统养成与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多层次绿色低碳理念育人体系并贯通青少年成长全过程。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树立绿色教育理念,推动绿色教育行为,构建绿色教育体系,既是提升人才培养社会责任层次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中小学提升教育内涵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中小学开展绿色低碳教育要以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为基本方式,以增进学生绿色低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绿色低碳习惯为主要目标。可以通过挖掘相关的教材内容、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组织综合实践活动等途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立足学科特点,把绿色低碳理念引入课堂主渠道。《实施方案》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在政治、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学科课程教材教学中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深入把握、挖掘有利于开展绿色低碳教育的渗透点,有意识地将学科教学内容与绿色低碳内容相结合,充分发掘教材中融入绿色低碳理念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把握关键点、找准结合点、抓住着力点,在《实施方案》提出的相关学科内容中融入“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等知识,形成严密的内容体系,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有序性、完整性与科学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主体探究+教学综合渗透”的方式,既达成学科教学目标,又较好地渗透绿色低碳理念,使学科教学真正成为培育学生绿色低碳理念的主要途径。

聚焦校本课程,协同家校社资源开展绿色低碳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中小学开展绿色低碳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充分研究教学内容,收集关于绿色低碳理念教与学的素材,积极进行内容拓展与延伸,协同家校社资源,开发并组织实施校本课程。教师要做好课时设置,将绿色低碳校本课程纳入班级课表,制订好教学计划,撰写好课程方案,将绿色低碳校本课程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效果。

围绕能力养成,组织学生开展绿色低碳综合实践活动。绿色低碳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自觉践行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各项要求,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并运用绿色低碳知识去指导实践。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绿色低碳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其指向正是学生实践能力养成。《实施方案》指出,组织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持续开展节水、节电、节粮、垃圾分类、校园绿化等生活实践活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环境改造方案设计、校园附近车流量研究、校园绿色消费行为调查等活动,让学生深入实践,撰写调查报告,提出改进建议,使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积累绿色低碳知识,发展绿色低碳思维能力,形成绿色低碳发展价值观。

当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已经成为全球的广泛共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日益被全社会所倡导。中小学校必须承担起绿色低碳教育的时代重任,统筹好学科教育与绿色低碳教育的关系,将绿色低碳教育切实落到实处,向社会播种“绿色”的种子,使培养的学生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未来中坚力量。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中国教师》杂志编辑部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2年11月1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