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百年老校何以焕发新的生机

——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推进文化治校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2-12-07 作者:本报记者 徐光明 甘甜 通讯员 曾宪瑛 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全国优秀教师”、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中学教师朱逸飞的手机里,珍藏着一段毕业生的感慨:“谈起高中,别人回忆起的只有学习,在我们的记忆里,除了拼搏,连校园天空一角的晚霞都是美好的。”

作为赣东北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府,上饶一中有过辉煌,也有过坎坷,尤其是近年来面对当地超级中学崛起、优秀生源流失等挑战,学校用文化凝聚师生,充分挖掘学校历史文化精髓,把立德树人融入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让百年老校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活力。

百年文化,传承的是“眼中有学生”

10年前,上饶当地新成立的超级中学不仅面向全市招收优秀生源,还从各地选调优秀教师。教师被抽走了不少,生源也大不如前,上饶一中办学一度陷入低谷。

2017年,张禹芳履新上饶一中校长,她面临的最棘手问题,便是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提振士气。

“越是陷入困境时,越不能急功近利。”张禹芳决定,以文化凝聚人心,从教师层面入手,传承并发扬学校百廿年历史积淀的文化精髓。

当时,学校有107位退休教师,张禹芳用3年时间,分期、分批将退休教师走访了一遍。

彼时,特级教师邓筱云到了退休年龄,学校返聘她和几位退休教师为学校责任督学,与年轻教师“青蓝结对”,进行常规性的随堂听课。邓筱云对年轻教师要求高,反复磨课时有发生,一开始,年轻教师还有些紧张,但时间一长,不少年轻教师在其中得到了成长,反而会主动请她来听课。2021年年底,一位高三英语教师因身体不适,难以适应高强度工作,邓筱云又主动进入课堂,承担起了毕业班的教学。

“百年文化到底传承什么?学校一批批老教师,用实际行动进行了回答。”上饶一中副校长郑丽峰介绍,正是在老一批教师的带领下,学校制定了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提出和具体落实“人人名师”的目标要求,着力打造新的名师队伍。

近日,学校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刘俊锋主动辞去了主任职务,原因是“自己所带的班级进入高三,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教学与班级管理上”。

“虽然他炒了我们的鱿鱼,但我们都尊重他的选择。”张禹芳进入上饶一中的时间不长,却被学校深厚的文化感染,“正是一代代‘眼中有学生’的教师,让我看到了百年老校的精神传承。”

言传身教,人人都是学校发展的参与者

上饶一中地处古迹众多的茶山寺,校园内至今保有唐朝陆羽“凿石得泉”、用来煮水品茗的胭脂井。

在上饶一中读完了初中、高中,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这里教书的郭邠,多次放弃发达地区的高薪聘请,在母校的讲台上一站就是37年。

在她看来,古井边上尚存的“源清流洁”四个字,是学校绵延至今、翰墨芬芳的生动阐释。“‘源清流洁’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从老师的源头就是清澈的,所以培养出的学生也是纯洁的。”郭邠如此解释,并认为自己虽然临近退休,工作仍旧保持激情,主要得益于自己的学生时代在这儿遇到了言传身教的好老师。

作为赣东北地区最早的新式学堂,学校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一代又一代教师成了践行教书育人使命的最好诠释。

学校工会主席王琪介绍,学校有不少“父女档”“师徒档”“夫妻档”教师,教师宿舍与学校仅一墙之隔,教师总会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来。

“一直以来,学校重大决策和措施,都体现了全体教职工的意志。”张禹芳介绍,近年来,学校优化条块关系,实行扁平化管理,整合了原有的校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部门,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学生成长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实行阳光管理、民主决策。

通过倡导民主、平等交流、共同分享的教师文化,学校建立起科学、创新的教师发展机制。一方面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着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退休教师,进行随堂听课、问诊切脉,让教师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在平日教学中也充分尊重学生,小到座位编排、班级管理,大到班级文化创建、各类活动的组织都与学生一起协商,让人人参与到学校发展中来。

守正创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上饶是一块红色的土地,上饶一中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战争年代,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学校开展教学及革命工作;1949年,江西省民政厅在如今上饶一中所在地创办赣东北革命烈士子弟学校,方志敏的女儿方梅便在此读书。

“学校开展红色德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张禹芳介绍,学校把校史与党史相连接,充分挖掘方志敏精神的内涵与价值,并以此为抓手,把培养方志敏式的时代新人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课题,着力培养拥有健康身、聪明脑、温暖心的世界公民。

学校以红色德育为抓手,实现育人方式的立体化,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学校重视教育环境的氛围渲染,学校校史馆工字楼是江西省第一所烈士子女学校的所在地,每年重要时间点,学校会在此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更直观、具体、接地气。”据上饶一中副校长施双江介绍,学校自导自演的课本剧已有20多年历史,近年来,学生们结合学校历史文化,改编创作了一系列反映学校育人特色的剧目,深受师生喜爱。学校还通过建立“一馆”“一廊”“一剧”“一基地”“一读物”“一讲堂”的“六个一”工程,实现育人方式的立体化。

与此同时,学校团委积极把育人工作融入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成立青年志愿者协会、子雅汉服社等20多个社团,并由学生自主策划组织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校园文化节等活动。学校团委还定期组织社团学生走出校园,开展志愿护考、送爱心等活动。

“这几年,学校走出了多个‘全国优秀中学生’,他们大多都积极参加志愿服务,这已经成为一种学校文化。”学校团委书记张陈超介绍,几年前,学校一名高二学生突发白血病,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带领青年志愿者,自己搞策划、做方案,到街口摆义卖摊,不仅筹得善款两万多元,更彰显了上饶一中学生的大爱和担当。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07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