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造就“强师”,学校如何发挥主场优势

发布时间:2022-12-23 作者:李晓琦 来源:中国教育报

编者按: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中国教育报刊社数据中心监测发现,“教师教育”今年多次位居教育舆情热点主题榜首位。“双减”之下,如何基于实际场景和需求造就更多“良师”“强师”,不仅是舆论关切重点,也是基层学校发展亟待破解的难题。为此,我们编发此文,希望能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和共鸣。

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深感基层学校需要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准确理解把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政策内涵和实践意义。今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以下简称《强师计划》),被解读为“开启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

作为基层学校管理者,读了这份文件有4点启发:一是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培养和队伍建设要以“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为定位;二是基层学校要深度参与教师教育,实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三是要探索建立教师教育协同创新机制;四是要重视教师的终身成长和职业体验。

尽管《强师计划》没有明确基层学校在培养“强师”上的地位和作用,但作为落实《强师计划》的基层一线,中小学校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场优势和主体作用,并因地制宜化解三个普遍性难题:如何激发教师自主成长的职业自觉,如何建立有效的专业成长支撑机制,如何帮助教师优化职业体验。

如何激发教师自主成长的职业自觉?把加强身份认同和形象管理纳入教师专业发展范畴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和教育形势,尤其是家长和社会的高期待,“今天怎么做教师”始终是带有新意的现实命题。一方面,社会各界和教育系统对教师工作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和要求;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不断检视自己的角色状态与教师工作形势和任务的适配性。

在中关村四小的价值体系里,每一位教职员工时时处处都要有“我是教育工作者”的角色感知和行动自觉。一是具备言行的边界意识,自觉把职业行为规范作为不能逾越的底线;二是在各种人际关系和互动中,始终葆有对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关切。

考虑到职业形象是内在认同和社会认知的结合,且是可以通过自主塑造和外部规约不断加以改进提升的,我们把“教师形象管理”作为教师校本培养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步开发了涵盖教师思政、涉教法律法规、舆情管理与危机应对、教师心理健康等主题在内的教师素养课程,为教师团队和个人形象管理提供方法论、工具箱。

不少学校反映师德教育很难创新实施,通常停留在“读文件、提要求”层面。事实上,师德教育最能体现结构性要求和自主性需求之间的契合,很容易激发教师的职业自觉。比如,我们立足教师职业安全这个最大公约数,对标《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通过主题讲座、业界案例分享、谈心谈话等方式,帮助教师全面理性地认识风险转化的规律和特点,掌握复杂场景中风险预判和化解的方法,把职业风险防控和专业发展自然融合。学校推出两个“防风险举措”:一是“定期的风险预警”,主要是基于职业行为准则的一般性提示,阶段性或在特定时刻面向全体教职工发出预警信息;二是“定制式风险预判”,主要围绕特定任务情境圈定风险范围,通过案例分析,为教师提供精准的职业风险防控建议。

我们在实践中认识到,学校不仅要做好师德教育的“传声筒”,准确传递相关政策要求和工作规范,还要发挥“转化器”的作用,用最适切的办法让这些条款入脑入心,并得到举一反三的实践应用。

如何建立有效的专业成长支撑机制?让协同创新模式化、流程化、普遍化

“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需要成为每一位教师的自主追求,但现实中不好作为学校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针对“双减”背景下教师工作更加多样复杂,创新性、协同性需求进一步提升的趋势,中关村四小提出建设“成熟且有活力”的教师团队,一方面,注重培育和聚合具有设计能力的“种子教师”;另一方面,重视提升全体教师运用标准和方案开展工作的能力,不断强化团队的整体执行力。

我注意到,《强师计划》多次提到“协同创新”,这也正是中关村四小着重培育的工作机制和文化氛围。我们设计了“127”协同模式,聚焦某个问题、需求或场景确立任务目标,根据教师能力状态和角色意愿,按照先锋小队、共创合伙人、应用团队三种角色分阶段组合人员。其中,先锋小队(团队占比10%)负责研发设计,拿出原型方案;共创合伙人(团队占比20%)负责测试原型方案或开展小范围试点,并协同先锋小队完成方案优化定型;应用团队(团队占比约为70%)根据任务性质进行最大化推广,主要负责定型方案的阶段性执行推广,并反馈应用体验。通过“127”协同模式,我们先后开展了项目学习设计与实施、校园节日课程研发、OKR工作法培训、“8090后”教师专业写作、课堂教学标准研制与应用等创新项目,促进了不同类型教师的专业发展。

我们还主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智库机构等外部力量,建立“内脑+外脑”的协同创新机制。学校与北京师范大学“社会情感能力”课题组联合研发校本课程,培养了一批掌握社会情感能力培养方法的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在中国教育报智库团队的指导帮助下,我们常态化开展“智库协同创新工作坊”,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和创新点,以解决方案为导向,聚焦成果化和产品化,在日常工作中伴随进行成果总结提炼,及时把工作效果转变为专业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校专业内涵和品牌影响力,也通过系统的反思总结促进了实践改进和团队能力发展。

如何帮助教师优化职业体验?深度挖掘每个岗位的教育属性,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优势

教师工作周期性和重复性明显,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帮助教师突破周而复始的职业循环,让教师在不同职业阶段都能体验到意义感和成就感,是学校追求高质量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针对“双减”以来教师“更忙更累”的现实感受,我们从学校层面为教师“减负”,如减少会议频次和时长、改进会议形式、整合工作总结或报告事项、集中开展教学设计、排查优化低效流程、建立跨部门组队机制等。但“减”不是全部,更重要的是“增”,增进教师日常意义感,并由此累积实现持续的职业成长。

我们在学校价值理念中倡导“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每个人都能带来变化”,并将其融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营造激励性制度环境和组织文化。比如,在评优评先活动中,设置“个人与组织良性互动”指标并根据效果适当提升权重,激励更多教师在团队活动中主动贡献才智,在专业活动中自觉发挥作用。我们还丰富了学校的荣誉体系,让不同类型的积极行为都能在组织里得到肯定和激励。比如,设立“年度最佳实践认证奖”,鼓励个人和团队总结经验模式,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策略和方法。

我们重视所有教职工的职业发展,尽可能帮其拓展成长通道,深度挖掘每个岗位的教育属性,充分发现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优势。学校开展“斜杠教师成长”支持行动,为教师的多元成长提供了机制、平台和资源支持。在这个行动下,由校办管理的学校微信公众号,交由青年教师侯雪静领衔运营,多学科教师、众多学生及家长参与共创。短短一年时间,学校公众号影响力显著提升,多位教师收获了“校园微信运营官”的岗位历练。青年教师黄馨既是语文教师、班主任,也是学校“社会情感能力”课题组组长,负责代表学校对接外部专家,并组织开展校内课题研究。校医孟悦、葛园主动担起“校园健康管理师”角色,为教师提供心肺复苏培训,并根据每月校园健康监测数据,定期为师生提供健康管理建议。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四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3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