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教育提出的要求。近期,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领域应该如何完善这一机制,担当起培养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任务呢?
深刻认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含义与价值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提出有其现实必要性。首先,主动适应教育发展规律,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提升家庭教育水平、促进家长参与子女教育是全球性趋势,更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战略支撑。然而,学校视角的传统实践对家长能力差异和家庭相对学校的制度性不对等,缺少足够的观照,从而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通过教育延续。其次,尊重人的成长规律的客观需要。人的成长过程本质是受教育过程,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借助于来自家庭成员、学校老师、朋友伙伴和承载人类文明成果的经典等精神力量的支持。当前,国内已有学者通过大量数据证实,中小学生学习成绩离不开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也有研究机构针对日益加重的青年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具体建议。再其次,增强教育韧性的需要。置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系统正在经历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考验。当前,要建立有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以增强教育韧性。最后,尊重受教育者完整生命体验的需要。现在,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于生存层次,教育增进生命体验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广大人民群众提出的教育增量需求有其合理性,但只靠单一的教育主体难以完成,这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之间建立有效的协同育人机制。
科学判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面临的挑战
首先,从实践层面看,当前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面临五大难题:一是育人主体责任意识、责任边界意识不清晰;二是协同机制的内在运行系统尚未建立;三是机制运行物质保障不足,相关专业人才、资金不到位;四是协同育人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五是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还存在认识分歧、误区等。
其次,社会主体参与育人工作的挑战。数字科技普及改变了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的育人生态主体环境,社会主体参与育人工作积极性空前提高。近十年来,数字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渗透速度十分迅猛,深刻冲击了传统家校育人协同架构。各种自媒体借助数字平台,以“社会监督”“为正义发声”等名义,频频“曝光”一些校园师生矛盾等个别案例。从积极意义层面讲,这有助于集思广益,督促学校、家庭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协同推进育人质量。从消极层面讲,这在一定层面引发了学校、家庭、社会多元育人主体之间的信任危机,破坏了育人生态,对教育形象造成了不良影响。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
打造以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以学生为中心、以协同教育理念为价值引领、以学校家庭社会资源整合为抓手的学生成长共同体,有助于完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首先,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新时代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的根本保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育人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应从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等方面展开。政治领导就是始终坚持学校育人的政治性,确保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组织领导就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领导机制和组织管理体系,为完善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条件;思想领导就是要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其次,树立协同育人教育理念。协同育人教育理念是一种综合运用人的成长所依赖的社会生态来影响人的教育理念,具体来说,是一种注重“体验”“胸怀”“融合”的教育理念。一是重“体验”。在这一点上,国内有些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成立学生议事会、学生自治会、学生仲裁庭、学生律师所等社团组织,让学生成为学校生活及学校纪律和制度的制定者、检查者、裁决者、辩护者,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民主观念、法治精神、投资能力、经营头脑、劳动技能等素养自然能够获得提升。当然,国内有些教育工作者以班级为单位,打造学生成长微生态,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二是注重培养宽容的“胸怀”。教育的价值在于推动社会进步,而社会的进步是由后代人对前代人的不断超越来完成的。因此,教育应该具有培养宽容“胸怀”的意蕴。三是多元“融合”,即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科教学、校园活动融合。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校、教师利用数字技术工具或课程思政等,在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科教学、校园活动融合等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尝试,彰显了协同育人教育理念。
最后,和谐协同育人机制面向的主体关系。协同育人的主体是多元、多样、多变的,可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也可以是个体、群体和组织。完善协同育人机制须根据不同人群、不同要求,采取多元包容的整合方式,各相关部门应有区别地采取相应的教育举措,如此才能补齐城乡、区域协同育人短板,发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最大效能。
(作者系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思政专项[SJGSY2020022]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3年03月23日第7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