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别因标签误解了年轻人

发布时间:2023-06-27 作者:罗昌应(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闻回放

日前,一个以青年用户为主要目标群体的视频网站发布了观察报告。文中梳理了社区内众多的青年兴趣文化,其中一个兴趣热点趋势很有趣,叫“精神老年人”,即厌倦了快节奏生活后,年轻人开始追求一种“精神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主持人语

世人眼中理当“银鞍白马”的青年,开始八段锦、五禽戏、食疗养生,不禁让人担忧这代青年是不是有些暮气沉沉,我们还能期待他们“奋烈自有时”吗?本期三名高校学子对“精神老年人”各有解读,读完之后大家也许会和我一样释然:年轻就意味着可塑性和多元性,不要急于给青年下定义,就让他们在丰富的生活场景中寻找生命的复杂和独特吧!在一个科技变革和生活节奏不断加速的时代,青年能慢下来并以此获得自反性,这是内心自洽的支点,也是成熟的起点。

 

提到年轻,进入脑海的关键词,或许是大汗淋漓的跑道、霓虹闪烁的摇滚乐和琳琅满目的小吃街。这些画面充满了青春活力,有着鲜活热烈的色彩。而媒体所谓的“精神老年人”,通常指思想和行为上出现某些老年人特点的年轻人。但事实上并非是精神的消沉,也没必要用“老年人”来固化它。在此不妨思考一下,年轻是什么?

年轻是一种选择,而非一个定义。年轻注重的从来不是外在形式,而是选择年轻的决心和采取行动所达到的结果。正因为每个人走向年轻的方式不尽相同,行经的道路多彩多样,年轻才得以像一张斑斓的地图、一块夺目的水晶,轻盈着缓缓展开,闪烁着扑面而来。

年轻是一种态度,而非一个阶段。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无论人们处在哪个年龄阶段,都时刻面对着不小的压力。缓解焦虑的方式,则是维持年轻的心态。“精神老年人”看似暮气沉沉,实则是践行养生之道,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习惯,以四两拨千斤之力化解压力和焦虑。他们践行的是一种极简主义,规避了繁杂的物欲,因此能更好地平衡生活质量和内心需求。

肆意是年轻,闲适是年轻,热烈奔放是年轻,恬静淡然也是年轻。年轻不是特定年龄人群的专属称呼,而是下定决心的选择和发自内心的态度。愿你我都能在车水马龙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在内心的平静中感受幸福和年轻。

《中国教育报》2023年06月27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