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特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在于坚持以“两个结合”为着力点,持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塑造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这一重大论断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主体性”概念,这是对中华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
以“第一个结合”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的精神魂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是标明人类具有自我意识的哲学之问,这些问题在文化的意义上旨在寻找“坚定的自我”。文化主体性,为中华民族确立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
近代中国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极大地冲击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铸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发挥了历史主动,形成了革命文化,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牢牢捍卫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一主体性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中国大地上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赋予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精神魂脉。一方面,只有坚持“第一个结合”,才能确保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社会主义文明而不是别的什么文明。马克思主义决定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根本性质,是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第一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注入到中国具体实际,回答和解决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反过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另一方面,只有坚持“第一个结合”,立足中国具体实际,才能牢牢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教条,马克思曾明确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般历史哲学”应用到每个国家,而是要“随时随地”根据特定的历史条件而有所变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充分证明,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用马克思主义裁剪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阻碍了中国革命进程,曾带来重大损失。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中国具体实际,始终是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的现实根基。
以“第二个结合”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的基因根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华五千年文明是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始终作为独立的文明主体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需要确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文化的独立自主是一个民族独立自主的精神根基。
“第二个结合”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守住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巩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正是因为坚持“第二个结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
“第二个结合”打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宝库,为探索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打开了更广阔的文化空间,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和制度创新,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
“第二个结合”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基因根脉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巩固文化主体性要在坚守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坚守中华文明的创新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当代价值,使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不断涌现出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生长点。
以“两个结合”塑造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结合’不是‘拼盘’,不是简单的‘物理反应’,而是深刻的‘化学反应’,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集中体现为塑造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中华文化是在吸收借鉴了古今中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因素的基础上汇集而成的文化生命体,这一文化生命体不是各种文化要素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多元文化的外在拼凑,而是在各种文化因素的融合中形成的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两个结合”是塑造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的根本要领。
以“两个结合”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要处理好根脉和魂脉的辩证统一关系,不断塑造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既要捍卫精神魂脉,又要珍视基因根脉。塑造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要牢牢把握魂脉和根脉的辩证统一关系,不能用魂脉取代根脉,也不能用根脉代替魂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带到中国,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引领中国走进现代世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马克思主义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开拓了崭新的现代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的照耀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焕发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以“两个结合”塑造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既不能走文化复古主义道路,也不能走文化虚无主义道路,而是在守正创新中创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形态。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根本原因在于中华文化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扬弃自身,形成了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体。尽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但“‘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保持着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主体性,充分证明了中华文明具有自我发展、回应挑战、开创新局的文化主体性与旺盛生命力。
以“两个结合”塑造中华民族新的文化生命体,不是排斥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文化生命体始终尊重世界各国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相统一的辩证文明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包容性,在与世界不同文化交流碰撞中吸收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因素,并不断将其融入中华文化,具有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关键在于坚持以“两个结合”为着力点,持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主体性,塑造新的文化生命体,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王秀娟单位系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吴宏政单位系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14日第5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