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召开

全力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各项任务

发布时间:2023-09-28 作者:记者 高毅哲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北京9月27日讯(记者 高毅哲)今天,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上成立了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发布了卓越工程师培养核心课程、能力标准、工作指南,并就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构建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研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彭金辉,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江平,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吴岩出席会议,翁铁慧主持会议。

怀进鹏指出,党中央高度重视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对加强工程教育、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出明确要求。近年来,有关各方突出重点、同题共答,扎实做好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试点,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组织机制创新,持续加强全链条全要素标准体系建设,广泛汇聚教育、产业、政策多方资源,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取得重要进展。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局高度,准确把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战略意义,全力落实卓越工程师培养各项任务。

怀进鹏强调,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问题,指导校企做好学生入企转段培养工作。首批工程硕博士已进入企业实践培养阶段,要在管理层面做到学校管理部门与企业合作机制不断线,在教师层面做到校企双导师联系不断线,在导学关系层面做到师生联系不断线,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怀进鹏强调,要强化责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体系。一是不断完善招生工作标准,提升生源质量,发现人才选好人才。二是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指导能力,规范校企导师选拔、聘任和退出机制。三是不断加强核心课程建设,筑牢培养根基,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四是不断深化评价制度改革,强化引导激励,结合能力贡献和质量更好完善工程硕博士的评价标准。五是不断强化联合体建设,凝聚多方力量,完善企业出题、校企共答、产业阅卷的产学研一体机制。六是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体系,营造工程硕博士培养良好生态,更好解决人才培养与产业实践脱节问题。

当天,怀进鹏还出席首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会议并致辞。怀进鹏表示,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教育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支撑力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中国高度重视教育,将教育作为国家优先发展战略,不断推动教育服务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主动应对产业和科技变革,倡导新技术、新实践和新应用,大力加强职业教育和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他对工程教育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宗旨,走开放合作之路。二是推动科学、工程与文化相融合,深化工程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构建高质量工程师培养和认证体系。三是不断强化学习能力,以完善政策支撑和公共服务为保障,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推进会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石油、北京市教委、重庆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作交流发言。中央组织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协有关司局,部分省市党委组织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有关高校、企业、国家实验室、协会组织负责人参加会议。

《中国教育报》2023年09月28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