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山东省滨州市打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

奏好师德师风建设“四部曲”

发布时间:2023-10-17 作者:本报记者 魏海政 通讯员 王蕾 李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前,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今年新入职的教师,在入职培训中和学生互换角色,学生当起了“小老师”,向新教师们展示了学校润德党建工作的创新开展。

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紧紧围绕“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目标,聚焦师德师风建设“主阵地”,努力奏响党建赋能“合奏曲”、严管严治“交响曲”、协同共治“进行曲”、外育内省“协奏曲”,以“四部曲”持续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水平,形成了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教师发展态势,促进了教育改革发展生态的持续优化。

党建赋能:奏响师德师风建设“合奏曲”

“黄河边,渤海岸,蒲湖水静玉龙湾,红色精神代代传……”近年来,滨州市滨城区玉龙湖小学充分发挥渤海革命老区的“红色优势”,在校园开设“渤海精神”党建赋能特色校本课程,将红色教育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全过程。

与玉龙湖小学一样,全市441所中小学也纷纷挖掘红色资源,积极弘扬“党建教育深度融合”主旋律,奏响师德师风建设“合奏曲”,引发师生共鸣。

“我们始终遵循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切实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政治引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师头脑。”滨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美说。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滨州不断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开展教师思想政治轮训;扎实组织开展教师“开学第一课”师德教育、“凝心铸魂”师德宣讲等活动,引导教师师德素养与业务能力同向共行。

严管严治:奏响师德师风建设“交响曲”

“学校组织我们对照师德清单,客观评价任课教师的师德表现,这种形式让家长们真切看到了市教育局在加强师德建设方面的态度。”提到学校的“师德师风调查电话”,滨州实验学校2023届毕业生刘文亮的妈妈对这一做法连连点赞。

近年来,滨州市紧扣考核评价、监督整治“两个关键”,亮明师德师风建设的底线、红线。同时,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构建教师自我、同行、家长评议的多主体评价方式,客观评价教师师德表现,通过严管严治奏响师德师风建设“交响曲”。

此外,滨州还逐步建立了涵盖全市教师的师德考核信息库,推动教师信用信息录入常态化;落实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定期开展教师从业限制审查;将师德表现作为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从严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拉紧师德监督“准绳”。

协同共治:奏响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曲”

既明“规矩”,更敢“问责”,是滨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一贯做法,协同共治奏响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曲”。

近年来,滨州市不断压实行政监管、学校主体、教师个人“三方责任”,织密师德师风建设的工作网格,落实行政监管责任,把师德师风建设情况纳入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压实学校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学校师德教育、师德考核、师德惩处主体责任,推动学校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同时,压实个人直接责任,将自觉加强师德修养、落实师德承诺等内容明确为教师直接责任,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避免教师过度惩戒导致师德失范,引导广大教师自觉践行师德规范。

“我们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滨州市博兴县教体局局长张佐峰说,“通过压实‘三方责任’,教师们逐渐养成了对师德师风的内在认同和行动自觉。”

外育内省:奏响师德师风建设“协奏曲”

今年滨州市委、市政府举行“最美教师”发布仪式,现场表彰了10名最美教师、20名教书育人楷模,引领教师队伍学习成长。这也是滨州举全市之力构筑师德培育、师德警示、师德宣教、师德荣誉等“四大体系”,外育内省奏响师德师风建设“协奏曲”。

今年3月,滨州与曲阜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依托中国教师博物馆开办全市教师师德研修示范班,增进教师对师德的深刻理解和深层内化。同时,构筑多层次师德警示体系,建立师德失范曝光台账,举办全市警示教育学习活动。

此外,滨州还积极构筑多元化师德宣传体系、健全教师荣誉表彰体系,推动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可做的良好局面,增强教职工的荣誉感与归属感。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主题教育进程,持续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全方位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养,努力让优良的师德师风成为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李美说。

《中国教育报》2023年10月17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