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安徽大学师生发挥学科优势助残扶弱——

科技助残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3-12-02 作者:本报记者 王志鹏 通讯员 燕瑞 来源:中国教育报

11月29日,寒风吹落了一地梧桐树叶,教室内却暖意融融。“开心农场”义卖成果爱心捐赠仪式在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举行。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师生代表拎着沉甸甸的“爱心大礼包”,亲手送给特教学校学生。特教学生小明(化名)接过爱心大礼包,动容地说:“感谢安大的学姐学长们,你们的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人间的大爱。”

两年前的10月,安徽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党委与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党总支签署党建共建协议。那时起,该院党委书记毕涛就在思考,怎样发挥工科学院优势帮助行动不便的残疾学生?

在考察中,毕涛发现很多残疾学生渴望借助外在工具实现生活自理,但是市面上的产品不够完善,不能充分满足他们的需求。于是,他组织学院相关课题组专家和学生赴特教学校开展调研。

调研中,教授陈文杰发现,自己正在研发的外骨骼助力臂,若针对上下肢肌力缺失的学生进行改良,可以辅助他们站立、行走、提拎物品。市面上的助力臂大多采用电机驱动,机器沉重不说,对特教学生而言,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陈文杰决定使用被动式助力源,即按下储存键,收集行走摆动时产生的多余能量;按下释放键,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由此实现无源助力。

几个月后,名叫“轻量自储能助力外骨骼”的样机研制出来,特教学生试用后给予了积极评价,同时提出几点改良方向:一是装置更加轻便,二是穿戴更加舒适,三是使用更加智能化,四是价格更加低廉。

根据反馈意见,陈文杰带领研究生团队又钻进实验室,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目前,轻量自储能助力外骨骼已取得国内外专利,正朝着市场化阔步前进。

“他们年纪比我还小,就像是我的弟弟妹妹。”该院2020级机械专业本科生周明杨、王默然主动找到教授刘方,说自己了解到腿部残疾的学生每天上下床需要同学辅助,想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设计一个可升降、可展平的轮椅来帮助他们。

在刘方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着手研发。“困难超乎想象,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轮椅居然需要用到机械设计原理、电路、C语言等诸多知识,有时候遇到难题翻遍整个课本,课本上只有短短两句话,只能又转身投入茫茫书海中查阅资料。制作轮椅的过程不仅是检验自己平日所学,还学到了很多课外知识。”周明杨说。团队还专门开发了APP,在手机上就能操作,让特教学生使用更方便。

回忆起第一代样椅被特教学生试用时的场景,周明杨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虽然产品离市场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看到轮椅真的可以帮助残疾学生,就觉得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02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