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北师范大学

抗击“非典”精神 入脑入心入行

发布时间:2023-12-28 作者:武娜娜 李泽璐 来源:中国教育报

    做好非典的预防、治疗和控制工作,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直接关系国家利益和我国国际形象。

    ——摘自2020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心里——习近平同志2003年领导浙江省抗击非典斗争纪事》

注重革命精神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光荣传统。在120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学校培育出一大批杰出的革命先烈和有坚定信仰的爱国学子,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新时代,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内在需求,主动将抗击“非典”精神融入学生生活。学生传承弘扬抗击“非典”精神,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协作精神淬炼成团结意识,将团结互助、和衷共济的友爱精神铸就成报国情怀,将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斗争精神转化为应对重大挑战的坚强意志。

构建线下授课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抗击“非典”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学校在形势与政策课中直接开设抗击“非典”精神专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增加抗击“非典”精神的内容。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中,教师侧重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抗疫斗争史,掌握抗击“非典”精神形成的历史条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中,教师侧重引导学生理解抗击“非典”精神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掌握抗击“非典”精神形成的理论逻辑。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教师侧重引导学生掌握抗击“非典”精神形成的实践逻辑。此外,学校通过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躬身践行时代使命。

不断丰富学习内容。近年来,学校构建了系统完善的线上思政课程,将抗疫英雄的感人事迹、师生抗疫的真实故事做成系列视频,融入第二课堂。学校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普及抗击疫情知识,在新冠疫情期间,还鼓励学生用视频记录自己为抗疫作出的贡献,鼓励、带动更多人用实际行动践行抗击“非典”精神。

日常化开展实践教育活动。学校将抗击“非典”精神积极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实地访问参与过抗击“非典”疫情的医疗机构,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抗击疫情知识竞赛。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疫政策,实施校园双向封闭管理。广大教师弘扬抗击“非典”精神,胸怀大局,舍小家为大家,第一时间进驻校园进行线下授课,与广大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汇集成守护校园安全的强大合力。有的学生主动打扫公共区域卫生,有的学生积极参加校园志愿服务,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自觉把爱国情、报国志化作成长动力。

《中国教育报》2023年12月28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