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阻断食品安全谣言需要社会共治

发布时间:2024-03-12 作者:刘永亮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屡禁不止,既不利于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今年全国两会,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加大食品安全谣言整治力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谣言被广泛传播,校园食品安全谣言也时有发生。校园食品安全谣言的危害较大,一是误导广大师生和家长,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可能会引起恐慌;二是会给学校带来不良声誉,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公信力;三是会破坏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信任关系。因此,多举措加强校园食品安全谣言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科普。政府、社会组织及高校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度、重视度。通过食品安全科普教育,提高师生对食品安全谣言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例如,可以定期发布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文章,开设食品安全课程、举办相关讲座等;还可以仔细梳理、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谣言清单。

加强食品安全谣言的社会共治。食品安全谣言的治理需要遵循社会共治的理念,政府、高校、媒体、企业、师生等各方利益相关者需要共同参与,组成有序高效的治理结构。政府部门做好监督管理,严厉依法打击制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通过建立谣言举报和辟谣机制,鼓励公众积极举报食品安全谣言,防止谣言的扩散和传播。高校主要做好宣传教育与引导工作,及时阻断校内的食品安全谣言传播。媒体要积极发声,及时澄清真相并进行科学传播。企业、食堂、超市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食品安全。师生也要积极监督食品安全谣言的散布,对于发现的食品安全谣言,及时向学校和相关部门举报和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是食品安全谣言传播的主要平台。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谣言的传播变得极为迅速和广泛。在治理食品安全谣言的网络传播时,既要运用制度和法律手段加强治理,增强互联网平台的责任意识,同时还要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提升相关平台及时甄别、阻断食品安全谣言的行动力。同时,食品安全谣言的监管需要多部门协作,以形成合力,更好地打击食品安全谣言的传播。

提升食品安全谣言的监管技术手段。一是建立高效的谣言监测系统。利用自然语言处理(NLP)和机器学习技术等先进手段,建立一个能够实时监测和分析食品安全谣言的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识别出潜在的谣言,并对其进行分类和标记。二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谣言识别的准确率。三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网络追踪技术,追溯谣言的源头。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制止谣言的传播,同时也能更加高效准确地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作者系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12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