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月末荐读

发布时间:2024-03-26 作者:本报记者 刘亦凡 整理 来源:中国教育报

1.《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显著成绩和深刻变化》

作者系佘双好、田贵华,作者单位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载于《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3期

推荐理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学校思政课建设,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提出了新理念和新方法,指明了思政课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自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召开以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思政课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教育部和各级各类学校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思政课建设的积极性;广大思政课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探索,思政课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本文系统总结和分析了5年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显著成绩和深刻变化,充分反映了思政课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

2.《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的回顾与展望》

作者系许瑞芳、张宜萱,作者单位系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载于《思想理论教育》2024年第3期

推荐理由: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提出,“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这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导向,开启了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发展之路。本文系统分析了5年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认为应以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为引领,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数字化发展,以教学评一体化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区域均衡发展。

3.《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作者系冯琳、倪国良,作者单位系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章载于《思想教育研究》2024年第2期

推荐理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凭借“合和共生”的基本逻辑,从人机交互、智能升级和共生发展等维度出发,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带来新机遇。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体系、价值功能、智慧形态和关系性质方面的内在张力也使得转型实践备受掣肘,难以体现教育内容的聚合性要求、彰显意识形态治理功能、凸显思政育人的实践智慧、生成人人交往的精神共同体。本文认为,须辩证地看待生成式人工智能赋权增能的历史实践,挖掘技术潜能的同时也应认识到技术限度,从整合教育形态、形塑技术生态、坚持价值铸魂和培育主体素养入手,激活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赋能密码,助力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向善向好。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6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