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从“拼盘”走向“融合”

——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29 作者:杜春焕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名师反思录

人物介绍

杜春焕,北京市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语文学科教研组长,高级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海淀区兼职教研员。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海淀区十佳青年教师、青年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优秀“四有”教师等称号。多次参与教育部、市区级空中课堂的录制,多次荣获海淀区“世纪杯”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   

翻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其中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引发了我的一段回忆。

2014年,针对课程改革,北京市教委出台了相关政策,要求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当时我正好执教三年级,结合第二单元“金色的秋天”这一教学内容,我以“拥抱秋天”为主题带领学生一起画秋天、写秋天、诵秋天、唱秋天,看着学生们画的一幅幅关于秋天的美术作品、写的一篇篇小文章,听着他们朗诵的一首首关于秋天的诗歌、唱的一首首歌曲,当时的我感觉还不错呢!

时隔十年后,我认真学习新课标中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聆听专家学者对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见解和主张,深受启发。再回头看自己十年前设计的“拥抱秋天”教学方案——仅仅将美术、音乐、语文三门学科的内容像“拼盘”一样机械地拼凑在一起,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跨”,甚至不能称之为一个主题,只是一个“话题”而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并没有生发问题,他们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一个一个地去做。这样的“跨学科”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形似而神不似。

那么,应如何遵循跨学科学习规律,“融合”各学科知识,基于一个主题,因地制宜地开发跨学科学习课程呢?

接住学生的“问题球”

几个月前,我教了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竹节人》一课,课文中作者范锡林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儿时玩具带来的快乐。课堂上,我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完成阅读任务。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了玩具制作指南,说清楚了竹节人的玩法,完成了“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的学习任务,也初步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竹节人带给人们的乐趣。

就当我第二天准备继续讲解下一篇课文时,学生们出人意料的做法改变了我的计划。第二天上课前,我在楼道里就听到了我们班教室里传出的笑声,原来是小童和佳一两名学生正在斗竹节人,大家都围在一起看着笑着。我也加入其中,只见其中一个竹节人一会儿弯腰,一会儿劈叉,时而进攻,时而后退,玩法灵活多变,而另一个竹节人却完全失去进攻能力,只剩招架之力……等他们这一局结束了,我询问小童:“你的竹节人为什么那么灵活?”“老师,竹节人的材质很重要,您看我的是毛笔杆做的,用鱼线穿起来,材质结实,鱼线丝滑,玩起来就很厉害!别小看这一拉一拽,里面学问大着呢!”

“竹节人玩起来有趣,背后还有这么多技巧,太有意思了。”“我们应该把它推荐给更多的人。”“可是我们怎么推荐呢?”……学生们的热烈讨论,让我陷入了思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这节课还不能画句号。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刘玲老师撰写的《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一书中,针对“主题如何被提出”强调了四种提出方式,即课标推荐的、选自教材的、学校确定的和学生提出的。此时学生提出的“如何把有趣的传统玩具推荐给更多的人”,不就是一个很好的跨学科学习主题吗?作为教师,我们要勇于接住学生抛来的“问题球”,做好引导与回应。“同学们,那我们就以小大使的身份向学弟学妹们推广竹节人这种有趣的传统玩具,好吗?”学生们纷纷响应。

打通学科的“边界线”

为了让活动进程更加有序、推广角度更加全面、推广内容更加深入,我寻求了年级组各学科教师的帮助,并利用年级组活动时间多次召开专题会议。

第一,明确学习目标,融合学科素养。年级组教师一起学习、梳理各学科新课标中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相关内容,并基于这次活动共同研究各学科教材和学科核心素养,最终确定了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总目标——在“争做传统玩具推广小大使”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采用与劳动、美术、信息等多学科领域相结合的方式,掌握推广传统玩具的基本路径和方法,并在整个推广过程中,启发学生主动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励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审美情趣、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正确价值观。

通过年级研讨,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育人的预期目标,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也要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二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为核心素养的重要补充部分。

第二,确定主题任务,明晰推广路径。通过学习相关资料,我了解到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七个关键词:目标、内容、情境、主题、任务、活动和评价。年级组教师又一起认真学习了新课标中关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相关内容,针对主题、任务及评价量表的设计进行了细致的研讨,优化了任务设计。

第三,设计活动手册,学生自主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索、研究、实践?年级组再次召开会议,设计活动手册,为学生的研究实践提供支架。在设计研发中,我们考虑了几个要点:一是问题引领,在每个核心主题下设计小问题,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二是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晰自己完成任务后的成长方向;三是注重迁移,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方法、经验、能力应用到新环境中;四是创新评价,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形成,既有学习过程方面的评价,也有学习结果的评价,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一次次年级组会议打通了各学科界限,弥补了学科课程的局限性,加强了学科间的相互关联。

走向学习的“深水区”

回顾此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历程,教师源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基于学生的需求,以活动手册为支架,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经历解决复杂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这次活动后,我们设计了一份匿名调查问卷。年级120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97%的学生愿意再次参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在之后多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让跨学科主题学习走向“深水区”。

如今,反思走过的这一系列过程,我对语文课程也有了更深的认识。众所周知,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学科在跨学科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语文教师,做好跨学科教学应处理好以下四点:

其一,要坚守语文学科属性,初心不改。必须坚守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例如,活动中的创意装饰竹节人,为审美鉴赏与创造服务;推广竹节人,为语言建构、思维发展服务。虽然这只是一次很小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但也应坚守语文学科的本体。

其二,要处理好融合与分散的关系。跨学科更加强调整体,注重学科间的融合,要关注学科知识、课程资源整个系统之间的联结。所谓“分散”,即教师要发散自己的思维,将教学内容以任务情境的方式设计实施,在真实的情境中完成相应的活动,在跨学科的场景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其三,把握好双主体教学结构的变化。在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作为情境的创造者、任务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要避免“一言堂”。在跨学科活动中,要以学生为主,教师指导推动。例如在制作竹节人活动中,学生根据课文中关于制作竹节人的叙述,动手制作竹节人,用心装饰竹节人,到其他年级推广竹节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语文、劳动、美术、信息教师参与其中,根据学生学情提供相应的指导点拨,真正实现“双主体”这一教学方式。

其四,开发跨学科课程要因地制宜。跨学科课程只是学校整体课程架构下的一部分,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不尽相同,学生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也是千差万别。因此,跨学科课程的开发要因地制宜,适应学生的真实需求,这样学生才能学得深刻、学得通透,这样的课程才会更加有特色、有活力、有实效。

从“拥抱秋天”到“争做传统玩具推广小大使”,从“拼盘”走向真正的学科“融合”,这只是我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的开始。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我将继续前行,努力实现跨学科实践的常态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中国教育报》2024年03月29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