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以教育家精神涵养新时代师德观

发布时间:2024-04-11 作者:蔡亮 周丽娟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了教育家精神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为加强和改进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应有之义,是新时代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旨归。高校党委应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以教育家精神涵养培育新时代的师德观。

坚持以德铸魂,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教师首要的政治标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是好老师的人格基石,是树立正确师德观的理想信念维度。

广大教师应将锤炼过硬政治品德作为终身课题。一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广大教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二要凝心铸魂筑牢根基。广大教师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把集中学习教育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三要突出党的政治引领。高校党委应推动党建工作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带动广大教师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

坚持以德立身,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高校教师恪守的鲜明品格,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是好老师的道德品质,是树立正确师德观的道德风范维度。

广大教师应把教师职业视为毕生追求的事业,在自我修养的不断提升中实现道德境界的升华。一要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广大教师要严格遵守并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职业自律,处处用高尚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时时用美好的人格感化学生。二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高校党委应全面深化清廉学校建设,加强师德专题教育,抓好关键环节,强化防线关口前移,开展师德问题预警监测和筛查等。三要对失范行为“零容忍”。高校党委应将师德师风第一标准要求落实到教职工年度考核、评优奖励和工资晋级等工作中,同时强化追责问责,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

坚持以德施教,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高超的育人智慧是高校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是好老师的内在要求,是树立正确师德观的教育智慧维度。

广大教师应充分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一要履行教好书的责任。广大教师应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人才支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增强上好课的本领。广大教师应遵循教育规律,转变育人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既要精通本专业领域的学科知识,更要博采相关学科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三是提高育好人的水平。广大教师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结合作精神和必备品格能力,塑造学生丰满的灵魂和健全的人格。

坚持以德立学,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

勤学笃行、求是创新是好老师的真正底气,是树立正确师德观的探索创新维度。

广大教师应保持探索精神和求知欲,在不断创新中拓展知识的“广度”,坚持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不断积累中增加知识的“厚度”。一要始终保持“空杯心态”。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必须要持续补齐能力上的短板、本领上的不足,从量的丰富性和质的供给性上储备能力,并保持终身学习。二要勇于创新突破自我。广大教师要创新理念,在不断积累和创新中实现自我革新、实现高质量育人,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三要维护良好学术规范。广大教师应坚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营造诚实守信、风清气正的学术生态。

坚持以德树人,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

博大的仁爱之心是高校教师朴素的为民情怀,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是好老师的实践指向,是树立正确师德观的教育之爱维度。

广大教师应着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学”的主体地位,既要善于站着“教”,更要学会俯身“听”,真诚地尊重学生,充分地理解学生,宽容地关怀学生,做到平等待生和宽容待生的有机统一。一要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广大教师应肩负起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广大教师应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客观评价学生表现,用真情、真心、真诚滋养学生心灵,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心境。三要宽容善待每个学生。广大教师应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以润物无声的情怀发掘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用信任给学生树立自尊,用欣赏给学生增强信心,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坚持以德育德,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

崇高的弘道追求是高校教师宏大的人生格局,胸怀天下、以文化人是好老师的价值取向,是树立正确师德观的弘道情怀维度。

广大教师应传承民族精神和文化基因,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以言传身教感化教育学生。一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广大教师应将个人奋斗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矢志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立志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二要发挥文化导向功能。广大教师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涵养正确价值观的源头活水,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立德树人的教育事业。三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大教师应自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蔡亮系广西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周丽娟系该校教授;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资助经费重点课题“大教师工作格局视阈下广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2023A045]成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11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