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美与乡村大地互润共生

发布时间:2024-04-25 作者:许洪帅 来源:中国教育报

根植乡村沃土的乡村美育,在美丽中国建设中不仅要承担起以美浸润学生、教师和学校的新时代责任,更要肩负起以美塑境、以美赋业、以美明德和以美育人的使命。

美丽乡村、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和国家近年来发布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引导指导督导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落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促进美与乡村大地互润共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等文件的发布,为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方向。

美丽中国建设帮助乡村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意见》指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本世纪中叶的主要目标是:“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重点领域实现深度脱碳,生态环境健康优美,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美丽中国全面建成。”为此,要锚定“加快形成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为导向的美丽中国建设新格局”的主要任务,坚持做到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和全社会行动,重点推进美丽蓝天、美丽河湖、美丽海湾、美丽山川建设,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和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丽中国新画卷。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按照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乡村要成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第一,美在乡村宜居生态优美。为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引领起步,由点及面、有序升级至“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乡村干净整洁有序、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全体村民形成生态自觉。第二,美在乡村产业绿色兴旺。从解决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到乡村形成各具乡土特色的一二三产业差异化融合发展,再到立足“土特产”而形成的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的现代化大产业发展新格局,让广大村民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新路。第三,美在乡风乡韵积极向上。充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保护好传统村落、民族村寨和传统建筑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淳朴宁静的乡村农耕和文教资源充分融合,把乡土乡情、道德规范和良好家风家训等人文风貌融入乡村建设,充分发挥村史馆、新农人和新乡贤文化的价值引领,打造多样化特色充分彰显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让崇德尚美的精神风貌和乡愁乡韵永驻乡间。第四,美在乡村制度治理有效。从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健全乡村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乡村民主制度体系,更加注重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更加注重共建、共治、共享相统一,更加重视弱势群体、特殊群体的增权赋能,使得全过程人民民主嵌入乡村治理,让乡村更具人文关怀色彩,让美丽乡村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第五,美在生活服务便利富足。从“生活宽裕”到“生活富裕”,锚定“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用系统观念深入推动乡村建设行动和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和人居环境舒适度,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让全体村民就地过上文明和谐、美丽宜居的现代文明生活。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乡村美育承担起“浸润”和“创造”的重大使命

美丽乡村,不仅美在环境、美在发展,更要美在人文、美在生活和美在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美学观特别是生态美学思想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的生动体现,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出来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价值理念的深刻诠释。

以美浸润、向美而行,要充分发挥美在社会治理中的特殊作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美在其中的作用。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美丽中国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要发挥美在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实现恩格斯所倡导的社会理想,“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根植乡村沃土的乡村美育,在美丽中国建设中不仅要承担起以美浸润学生、教师和学校的责任,更要肩负起以美塑境、以美赋业、以美明德和以美育人的使命。第一,乡村美育要牢牢扎根乡村大地。要充分发掘在地文化的审美传统、创意理念和价值观念,把握乡土性、人文性、共生性和多样性滋养而成的乡村美育规律性认识和价值意涵,有效整合利用乡土文化和生态文化等社会资源,引导学生、教师、学校和村民专注于审美体验、知识、技能和方法等,把更多美术元素、艺术元素应用到新农村规划建设中。要增强乡村校园、家园、田园审美韵味和文化品位,让美的素养和价值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美育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成为乡村强农惠农富农的新动能。第二,乡村美育要肩负起乡村优秀历史文化、人文精神和传统美德的传承责任。要发挥乡村在地文艺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促使广大村民唤醒并强化身份认同、集体记忆和文化自觉,实现乡村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向美而行。时代新人、新农人和新乡贤,必将拥抱更为多样、内外兼修的美育实践,形成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交织共存的乡村美育共同体,让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与以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为导向的新时代美丽城市建设各美其美、呼应融合。

乡村美育要遵循规律牢牢抓住共生融合的关键一招

《通知》在乡村美育体制创新上提出的两个“机制”、两个“鼓励”、一个“加强”和一个“支持”政策组合拳,遵循乡村美育发展规律,确保乡村美育基础设施得到整体性改善,确保乡村美育在效率、效能和效果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牢牢抓住共生与融合的发展关键,为实现以美塑境、以美赋业、以美明德和以美育人的乡村美育使命,提供了根本措施保障。

共生,是中国传统哲学所体现的生命万物共生共荣、相互生成的和谐关系。这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诠释,也是推进城乡美育融合发展的关键之道。共生发展理念强调城乡美育资源共生,体现的是学校美育优质均衡发展观,强调城市美育与乡村美育各美其美、互学互惠,强调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深度融合、协调发展,有助于乡村美育能力的提高、自信心的重建和社会地位的跃升。《通知》坚持“发掘在地文化”,意味着自在文化与外源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要实现共生共融,生态美育资源实现多样化运用,乡村美育教学方式实现变革,让城乡美育资源在项目、学校、部门、机构和场馆等方面实现特色互补、互惠联动、平等交流和协同共进,稳步促进乡村美育高质量发展。

融合,是从相加到相融、合一的表达,是追求建设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唱响的城乡美育交响曲。坚持融合思维,关键要加快推进城乡文教融合的重大战略研究,深入开展文教领域在体制机制、资源共享、师资互补、普艺融通、展演一体、评价多维和交流互动等方面融合的政策研究、路径研究、实践研究和案例研究,从根本上破解阻碍乡村美育自信发展的体制机制、资源和教师等结构性问题。同时,乡村美育要不断发掘在乡村生活中常在常用却不知其美的事物价值,不断挖掘各学科领域蕴含的丰富美育资源,运用最朴素的乡野材料、工具、建筑和场景以及艺术语言、方式方法开展主题、项目和任务等综合性教学、跨学科活动和社区艺术实践,滋养教师、学生、学校和村民的审美想象、理解、创造和表达等综合能力,滋养校园、家园、田园文教融合能力和意义建构能力。这不仅是时代新人、新农人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审美素养的培养逻辑,也是村民发展艺术爱好和艺术修养永无止境的情感动力,更是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生活之美的实践源泉。

(作者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24年04月25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