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武汉职院专业对接产业,联通政行企校——

“三全”模式走实产教融合路

发布时间:2024-05-20 作者: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蒋媛媛 傅文婕 尚紫荆 来源:中国教育报

    ■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    

“他们已熟练掌握机电技术技能和芯片工艺,在芯片产线运维方面也表现得游刃有余。”近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一批“机电芯”复合型人才经过一年的联合培养,走上芯片专业技术岗位,获得了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实训的企业人员高度评价。

这是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华为海思、湖北九峰山实验室、长江存储等芯片企业,探索“机电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成果。近年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联通政、行、企、校,构建“全订单、全人员、全方位”“三全”模式,实现66个专业对接光谷产业体系,累计输送12万名技术技能人才,蹚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立足“全订单”,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实现课岗交融。作为全国首家提出“订单式培养”的学校,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紧密衔接用人企业需求,让职业教育在产教融合中“活起来”。学校光电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人吴晓红邀请6家知名光电企业技术专家进校,按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共同梳理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遵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开发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由校企双方混编成“双师”教学团队联合“作战”。

课岗融合的教学过程不仅利于学生知识融会贯通,也为企业遴选人才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在“武汉职院&中信科”移动教学基站组装项目中,该校李雪教师团队积极引岗入校,将企业生产实践流程和场景“搬”进校内,同时引入企业工程管理和决策机制,学生在校就能当“工程师”领“薪资”。校友王昌玮就得益于在校期间参与了该项目,成为被企业发现的“好苗子”,入职半年就顺利晋升为主管工程师。

调动“全人员”,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开放式办学新模式。“这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学院的事。校领导、各二级学院负责人、专业骨干教师以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都会定期走访企业,了解行业发展,深化供需对接。”武汉职院合作发展处徐爱胜介绍,学校与1000余家企业长期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实施“千人千企”工程,常年推进“访企拓岗”活动,鼓励教师通过企业实践系统掌握专业技术流程、专业前沿、行业动态及岗位素质和知识技能要求。一头向课堂延伸做深做实工学结合,另一头向产业延伸促进产教融合,实现课堂和产业的双向延伸。

坚持“全方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统筹布局谋划全新发展。学校于2019年牵头成立了湖北省芯产业职业教育联盟,以光电信息产业人才培养为纽带,汇集政、校、企多方力量,优势互补,全面推进光电信息产业内联盟单位实现多方面的共享共融,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算起来,我们对接中国光谷光电信息产业已经有20多年了。合作的企业越来越多,自然就与整个产业体系有了密切关联。”武汉职院教师李雪说,“光电子信息产业布局与发展增加了产业对知识和人才的吸收,从‘引企入校’到‘引产入教’,见证了学校专注产教融合内涵建设的发展与转变;同时,学校向企业提供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也将必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

“近年来,学校持续深化‘三全’产教融合模式,牵头成立了1个市域产教联合体、4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5个职教集团、5个产业学院、8个生产性实训基地等,着力培养了一批扎根中国光谷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的升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鄢烈洲说。

《中国教育报》2024年05月20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