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在景德镇修古瓷

发布时间:2024-06-18 作者:本报记者 甘甜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戴着口罩、护目镜和手套,不断打磨着手中的古瓷片,窗外,绿草如茵,阳光正好。

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研二学生刘慧芳,突然意识到记者在身边站了半天,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只要坐在工作台前,我就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我喜欢这种感觉,尤其是完成一件古陶瓷的修复之后,那种成就感是其他任何事情都比不上的。”

这里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研究所,位于江西景德镇三宝街,街上游人如潮,但踏入研究所的大门后,一切变得宁静下来。一群来自景德镇陶瓷大学的“文物医生”,正用手中的修复工具,让文物焕发出新的生机与光彩,元青花博物馆等一系列古瓷修复工作皆在此完成。

研究所成立于2007年5月,主要从事古陶瓷与传统陶瓷的物理化学基础、陶瓷科技史、古陶瓷科技鉴定、古陶瓷工艺再现、陶瓷类文物保护与修复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以及科学技术史和文物学硕士点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工作。研究所设有古陶瓷工艺再现研究室、古陶瓷科技鉴定研究室、古陶瓷保护与修复研究室、陶瓷考古与文化等分支机构。

“我们每年都在与本地和外地的考古工地合作,修复大量古陶瓷。总体来说,专业修复师还是稀缺,面临着人才断层的困境。”研究人员、景德镇陶瓷大学古陶瓷修复学科专业相关教师介绍,学校目前有一个博士点学科、两个硕士点学科、四个本科专业与古陶瓷相关,有近700名学生,但最终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动手能力,持续倾心古陶瓷修复,能来到研究所继续提高的学生就十来人。

“我本科读的是古陶瓷修复专业,在选专业的时候我也是比较懵懂的。”景德镇陶瓷大学2021级文物与博物馆学硕士研究生杨雅竹没想到,当时这样一个不经意的决定会给自己带来这么大的影响。如今,她已经做了整整7年古陶瓷修复,“老师经常和我们说,捧在手心的不是器物,而是打开历史之门的钥匙,而我们就是这把钥匙的持有者、保管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中国教育报》2024年06月18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