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创新模式让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发布时间:2024-07-18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致远学院原常务副院长 章俊良 来源:中国教育报

■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 非凡答卷·教育故事

【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相关链接】

3万

“拔尖计划”累计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87%

“拔尖计划”87%的博士毕业生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从事基础研究工作

2018年

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的意见》,推动“拔尖计划”拓围、增量、提质、创新,加快培养未来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医学科学家、社会科学家

今年是“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简称“拔尖计划”)实施的第15年。我作为该计划的一名普通参与者,与之结缘也已经整整10年。

2010年,上海交通大学成立致远学院。学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时任校长张杰兼任院长,成立当年即被纳入教育部“拔尖计划”。学校对致远学院的定位是——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在众多顶尖学者的一致努力下,学院在育人理念、教学方式、科研氛围营造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2014年,致远学院申报的教学成果“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致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同年,学校开始依托致远学院的育人模式,面向全校排名前10%的学生实施“致远荣誉计划”。致远学院的人才培养,也由纯理科向工科拓展。当时,我作为学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开始接触致远学院的一些工科项目。

至此,致远学院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聘任一流师资、遴选合适学生、转变教学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外部支撑条件相对完善的基础上,致远学院在时任副校长徐学敏的带领下,开始思考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问题:如何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科研的内驱力,发展出自己的学者身份认同?学院希望,学生能尽早找到自己的科研兴趣和方向,在自主学习科研的过程中涵养家国情怀、养成批判性思维和形成独立人格。

机缘巧合,2018年到2023年,我担任致远学院常务副院长,深度参与学院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亲身经历了“拔尖计划”由1.0向2.0的迈进:从1.0时期的“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到2.0时期的“书院制、导师制、学分制”,学院始终走在改革探索的前列。

2020年,致远学院牵头申报的6个学科基地——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全部入选首批“拔尖计划”2.0基地,并作为“拔尖计划”2.0秘书组单位,牵头建设全国线上书院、组织“提问与猜想”活动、开展在校生学情调查和校友职业发展调查等。同年,致远书院正式奠基,标志着学院人才培养改革进入新阶段。

如今,致远学院的前期毕业生已有不少人成为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教师或者科研人员。学院首届毕业生邰骋创办的墨奇科技,构建了高精度、秒级响应、自动化的指纹图像搜索系统,服务于公安部全国指纹中心的建设,引领了中国生物识别技术的革新。该公司开发的MyScale AI数据库是国际上首个专为大规模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设计的AI数据库,同时也是目前综合性能最优、功能最强大的AI数据库,其查询效率是国际同类最先进系统的4—10倍。该产品在刚刚落幕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荣获了最高奖——SAIL奖。

多年来,正如张杰院士所希望的,致远学院“聚集一群极具创新思维的教师和一群极具创新潜质的学生,让他们的思想在交流中互相碰撞,创造力互相激发,从而产生让学生受益终身的创新能力和智慧”。

不仅如此,致远学院对全校本科人才培养产生了广泛的辐射示范效应,通过书院制、荣誉课程、通识教育等项目改革,在横向上带动了各院系、各学科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由致远理科到工科再到覆盖所有理工专业的实践,便是这一辐射效应的典型诠释。在2023年全国本科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中,学校所申报的15个项目全部入选,其中7个入选项目从致远学院产生。

致远学院还纵向引领了学校全链条人才培养改革,为前端的中小学教育、后端的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当前,上海交通大学已形成以衔接中学的“学森挑战计划”为先导,以培养学术性拔尖人才的“致远荣誉计划”为主体,以致远学院为核心特区,以李政道班、吴文俊班、物理和生物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等为特色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矩阵。

关于致远学院乃至我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后续该怎么做,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代表“拔尖计划”2.0秘书组总结“拔尖计划”实施15周年总体进展与成效时专门指出,我们将继续客观应对变与不变,于变化中坚守本真,于不变中寻求创新。一方面,只有扎根中国才能走向世界,我们要继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精神。“伟大不可以被计划,但伟大可以被积累”,要继续坚守培养引领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长期主义。另一方面,倡导兼容并包,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元素,充分发挥多元文明相互交叉碰撞所激发出的创新活力。拥抱人工智能,使之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养料,让拔尖人才更“拔尖”,反过来深度融合人类智能HI(Human Intelligence),发挥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让人工智能更“智能”。

(本报记者 张滢 采访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4年07月18日第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