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治日报》披露了大学生仅需支付60元即可通过参与所谓的“国际竞赛”获得获奖证书这一令人深思的现象,这一报道深刻揭示了当前竞赛市场中存在“水赛”的情况。此类竞赛以低门槛、高获奖率为噱头,成为部分大学生提高综合测评分数的便捷途径,却严重扭曲了竞赛的初衷,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进而引发了社会各界对竞赛质量与学术诚信的深切忧虑。
“水赛”之所以泛滥成灾,其根源在于多方面因素的交织。一方面,部分机构捕捉到其中的商业机遇,利用大学生对竞赛加分的迫切需求,举办了一系列含金量低、组织松散的竞赛,从中牟取不正当利益。另一方面,高校在评优评先、保研资格等评判标准上较为依赖综合测评成绩,而综合测评成绩又较为看重竞赛获奖情况,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被“水赛”利用。此外,竞赛主办方在赛事组织、奖项评定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操作,也为“水赛”的生存提供了可乘之机。
“水赛”泛滥的危害性不容忽视。首先,它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在高校中,综合测评成绩往往与评优评先、奖助学金乃至保研资格紧密挂钩,而“水赛”则为部分学生提供了一条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加分的捷径,这对于那些通过正常途径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生来说,无疑构成了极大的不公,可能导致真正有才华、有实力的学生被埋没。其次,“水赛”助长了学术不端之风。当学生发现可以通过付费轻松获得证书时,他们可能会对学术诚信产生动摇,认为努力和诚信不再重要,这对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职业道德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严重损害了学术风气和学术诚信。再次,“水赛”背离了竞赛的真正目的。学科竞赛的初衷在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水赛”则将学科竞赛异化为一种形式主义的“秀场”,助长了大学生的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和育人的本质。
整顿“水赛”乱象,让竞赛回归育人本质,需各方携手共治。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竞赛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竞赛审批和备案制度,严把竞赛质量关。具体而言,可设立专门的竞赛监督机构,定期审查竞赛的组织流程和评审标准,确保竞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保障每一项竞赛都能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同时,定期更新并公布竞赛的“白名单”与“黑名单”,对违规竞赛进行严厉打击和取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正规竞赛。
高校则需完善综合测评评价体系,避免“水赛”渗入。学校在制定综合测评标准时,应对竞赛结果进行严格把控,对于缺乏“含金量”、被列入“黑名单”的竞赛及奖项,应取消其“加分”奖励,确保综合测评结果的真实性和公平性。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引导学生理性参与竞赛,避免盲目追求奖项数量而忽视竞赛的实际教育意义。
竞赛主办方应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性、专业性、挑战性和权威性。在赛事组织、奖项评定等方面,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杜绝任何违规操作。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确保竞赛的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
建立畅通的投诉举报渠道,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利用互联网及移动通信技术的便捷性,打造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应用程序等多元化的线上投诉举报平台,降低举报门槛,提高公众参与度。此外,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揭露并举报“水赛”及违规竞赛行为,确保监管部门便捷地接收到违规竞赛线索,从而及时采取行动。在处理投诉举报时,须严格保护投诉举报人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防止信息泄露等事件发生。
(作者系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中国教育报》2024年10月31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