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铲除“伪科普”的传播土壤

发布时间:2024-12-04 作者:小野 来源:中国教育报

王铎 绘

  “冷冻馒头不能吃”“多吃碳水掉秤快、减腰围,但很多人没吃够”……近来,一些打着高校、专业机构研究成果名义发布的“科普”内容频频引发关注。实际上,这些内容或是误读误解,或是对研究结果断章取义,将不完整乃至完全错误的解读结果变成所谓的科普内容。科普是假,蹭流量、行骗才是真。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这些“伪科普”知识传播得越广,对公众的误导就越大,可能受骗的人就越多。对此,一方面是要求专业机构及时辟谣,澄清谬误、以正视听;另一方面是要求网络平台履行信息内容管理主体责任,加大审核力度,从源头上阻断“伪科普”的传播。

  当下,公众的科学素养不断提升,对高质量科普有更高需求。一些打着高校研究成果名义的“伪科普”之所以流传甚广,就在于它让人认为有专业机构的背书,更有可信度。由此也可以看到,公众对高质量科普的期待。这也提醒我们,阻击“伪科普”的传播,必须持续加大科普力度,打造高质量的科普“主力军”,为民众提供更多高质量的科普内容。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04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