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贵州遵义构建“红色思政大课堂”育人体系——

放大红色资源倍增效应

发布时间:2025-01-06 作者:特约通讯员 罗来帅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全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罗来帅)“遵义的同学带领我们了解红军历史,让我们明白了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一切艰难险阻。”近日,贵州省遵义市第八中学与北京锦秋学校,共同开展了一场特殊的爱国教育主题班会。两地学生齐聚“云端”,聆听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激发爱国情怀。

  这是近年来遵义市构建“红色思政大课堂”育人体系,全力推动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遵义市在全省率先设立“遵义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中心”,印发相关文件,构建常态化思政工作协调联动机制。遵义市还依托遵义师范学院资源优势,成立了“遵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组建“遵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全市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思政课建设的分类指导。

  遵义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中心主任刘林卫表示,思政教育的根基在于教师,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思政教师队伍?遵义市一方面持续开展思政教师“大培训”,建立健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通过线上线下举办两届“遵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集体备课展示活动”;另一方面,遵义开展思政教师技能“大比武”活动,以赛促教。

  为了用好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遵义市坚持校内外联动,打造“红色思政大课堂”。遵义创建了“长征课堂”“娄山大讲堂”“思泉讲习堂”等学习平台以及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147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式活动中接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

  遵义市还着力培育红色传承人,放大思政资源的倍增效应。遵义将培育的1700余名“小小红色宣讲员”,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原则分派到遵义会议纪念馆、四渡赤水纪念馆等红色文化场馆,利用课余或假期为游客进行现场宣讲。

  “近年来,遵义市将红色文化融入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已经探索出一个卓有成效的红色育人新体系。下一步将继续守正创新推动学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深化遵义‘红色思政大课堂’思政育人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全市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遵义市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何家琴表示。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06日 第0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