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二阅读“青年说”,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的背后,是一家主流大报以其难得的胸襟和眼界,扎扎实实鼓励和引导青年通过评论写作彰显自我的存在。
评论写作是一种沟通,其要点是表达自我,其前提是有自我。写作不难,形成观点实难。观点形成的过程,就是评论者寻找自我的过程。一个有趣深刻的观点背后,一定有一个有趣深刻的灵魂。这个灵魂,是通过“观察—体验—思考—言说”形成的,也是通过彼此的欣赏对话形成的。
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两套“笔墨”打天下:既要潜心做专业的学术研究,又要关心时代和社会发展;既要向上追求高远的思想境界,又要向下对自己所处的世界怀有诚挚的热爱和深切的悲悯。而评论写作,尤其新闻评论写作,恰可以实现两者的结合。这种结合,是写作者灵魂的升华,也是其灵魂的有趣化、深刻化和彼此交往化。因为要写评论,一定也会多读评论,而读评论的过程,就是寻找其他有趣灵魂的过程。只有既读又写,既写又读,才能在一个评论与言说的思想共同体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人在评论写作中,不要考虑“珍惜笔墨”,也不要担心“悔其少作”。少作被“悔”证明写作者或者时代进步了。
(作者系浙江大学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6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