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职校“五金”建设需谋定后动

发布时间:2025-04-01 作者:崔发周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扎扎实实地推进“五金”建设,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之策。然而,“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还需在系统观念指引下做好整体发展规划。

  首先,在“金专业”“金基地”建设过程中,需紧密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确保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高度契合。其中,优化专业结构是建设“金专业”的前提条件,只有深入调研区域产业现状和发展规划,才能明确产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进而调整和优化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形成良性互动。

  其次,在“金课程”“金教材”建设过程中,需紧贴行业技术变化,确保课程内容能灵活适应产业转型的需求。由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迭代,职业院校课程必须具备高度的动态性和前瞻性,所使用的教材需每年进行动态调整。因此,建设区域产教联合体是必要措施,其可构建职业院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机制,降低信息搜寻成本,提高课程内容调整的及时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最后,在“金师资”的培育上,需制定详细而周密的计划。职业院校需双管齐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是通过引进高水平教师“扩增量”,大幅压低生师比;二是加强现有教师培训“优存量”,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应注重师德师风建设,确保教师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争做培养大国工匠的“大先生”。(作者系唐山海运职业学院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1日 第0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