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崔嘉文)在河北科技大学学一餐厅A座二楼食堂后厨的角落,有一个特殊灶台。这里没有菜单公示,却见证了饮食服务中心第一党小组全体党员坚守4年的承诺。
这个特殊灶台的背后,有一个温暖人心的故事。
4年来,他们坚持为本校2021级一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学生特制无碘餐,用千余天的烟火气托举起一名年轻大学生的健康。
“最担心的就是吃饭问题,因为确诊时医生特别叮嘱过必须严格忌碘。”学生李乐(化名)回忆道。刚入学时,面对食堂窗口琳琅满目的菜品,这位刚满18岁的姑娘却犯了难,普通食盐、海带紫菜,甚至加工食品中的含碘添加剂……都可能让病情反复。
为此,学生家长找到了餐厅工作人员,询问能否照顾一下孩子的特殊情况,为孩子单独提供无碘餐。餐厅经理檀军岭了解情况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当即安排厨师为全校师生做完饭菜后,再单独为这名学生做一份无碘餐。
当天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但是孩子大学期间的饮食怎么办?
饮食服务中心党支部了解情况后,立即召开专项会,研讨如何更好保障该生在校4年的健康饮食。经过研究,党支部决定把这项任务交给由餐厅经理、厨师长组成的第一党小组。第一党小组牵头设立专门厨灶制作无碘餐,并做好学生沟通工作,确保学生不仅吃得健康,还要吃得营养、吃得可口。
就此,一个贴着“爱心小灶”标识专用灶台正式启用,开启了对李乐同学长达4年的“特殊守护”。
第一党小组针对青春期女生要加强钙铁摄取的需求,开发出无碘虾皮豆腐羹;为预防药物性骨质疏松,研发了双倍乳钙的定制酸奶;就连学生春节留校期间,也会特意准备低碘版八宝饭……第一党小组组长邓艳强翻开笔记本,上面33版迭代的食谱记录着团队的用心。
4年来,这个党员服务岗累计提供特制餐食3200余份,食谱涵盖八大菜系、107道菜品,学生血碘指标始终稳定在安全范围。“那些装在餐盒里的,不只是无碘的饭菜,更映衬着母校无微不至的关爱。”李乐在感谢信里写道。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09日 第0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