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不决问AI,作业不会找AI。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似乎已成为智能时代学习者的“最强大脑”和“万能助手”。
5月15日,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平行会议上,多国部长级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直面人工智能给全球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围绕人工智能重塑全球教育变革图景、智能时代的能力需求、打造全球教育变革共同政策愿景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
人工智能驱动全球教育变革
“我上大学的时候,根本没有人谈人工智能,但今天它已是全球趋势。”瓦努阿图教育部长第一政治顾问霍华德·阿鲁感叹,人工智能正在深刻改变社会各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
人工智能让教育公平成为可能。在柬埔寨副首相兼教育、青年和体育部部长韩春那洛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可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差距。“柬埔寨已经在试点学校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并为教师提供相应培训。”韩春那洛说。
人工智能让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工具和平台通过全面采集数据、分析学情并生成个性化学习指导,可以助力师生减负增效。”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周佳峰表示。
人工智能让深度学习成为可能。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副校长赵华介绍,英国有92%的大学生使用人工智能,88%的大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协助学生进行文献总结、实验设计等。马来西亚亚太科技大学校长何振光也从2024年开始探索在学校部分学院试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重构师生核心能力框架
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快速技术变革等趋势正颠覆各行各业和就业市场,近40%的核心工作技能将会改变。
人工智能风起云涌,教师和学生能力框架被重构。
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王发洲认为,学生应该具备包括协作沟通、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复杂问题解决计算思维、跨界融合、绿色技能等能力,以更好适应可持续发展与智能时代新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席主持人、人工智能与教育规划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黄荣怀认为,智能时代的学习者除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还应掌握主动和终身学习、灵活就业的适应性等能力。“教育的智能化、数字化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将人工智能整合到教育系统中。”黄荣怀说。
智能时代,技能教育和培训也十分重要。斯里兰卡教育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委员会总干事库拉普表示,斯里兰卡正在推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数字化转型,帮助学生掌握未来就业技能。
加强“人工智能+教育”规范和国际合作
“如果总是依赖AI,不动脑思考,还怎么学习?”会议上,多国学者对智能时代技术普及和应用可能引发的学习能力退化表示担忧。
法国海外科学院院长、中法学院院长多米尼克·巴尔若认为,人工智能发展速度超出想象,各国亟须加强合作,规范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格鲁吉亚教育、科学和青年部副部长巴雅·克维恰尼认为,尤其要关注人工智能应用可能带来的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方面的风险。
202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教师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50多个国家纷纷响应。联合国训练研究所多边外交司司长拉比·哈达德呼吁,以中国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教育”的佼佼者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互联共通、共享优质资源,助力实现包容、公平、优质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7日 第0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