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精准施策清除黑话烂梗生存土壤

发布时间:2025-06-17 作者:本报记者 郭馨泽 采访整理 来源:中国教育报

  大家谈·远离网络黑话烂梗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 汪磊

  网络黑话烂梗是有意识地在以“玩梗”“抖机灵”的方式博取眼球。这些新情况、新问题,要求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精准施策。

  首先,要及时发现并清除黑话烂梗生存的环境和土壤,相关的传播平台应真正承担起监管的社会责任;其次,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承担起青少年向真、向善、向美的引导责任,要让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提升语言鉴别力,优雅地使用语言文字;最后,网信等政府管理部门更应与时俱进,共同打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为此,我们一是应树立多模态、分层次的网络语言规范观,有效甄别不同类型的网络语言,对黑话烂梗做到及时监管;二是适应发展、把握重点,官方媒体、门户网站等传播媒介应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三是上下联动倡导语言文明,虚拟语言生活实际上是现实语言生活的延伸,网络语言的母体在现实世界应一以贯之,加强规范引导与管理。

  此外,我们应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使用观。在各科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要从语言美、语言得体性的角度让学生充分而科学地认识到:表情达意、有效的交际是语言的基本功能,而语言的得体性,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语言能力的综合体现。

  (本报记者 郭馨泽 采访整理)

《中国教育报》2025年06月17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