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助就业

微专业成为学生求职“加分项”

发布时间:2025-07-23 作者:记者 刘淼 通讯员 徐永涛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本报讯(记者 刘淼 通讯员 徐永涛)“最初选修‘智能油气工程’微专业时,主要是兴趣使然。没想到求职时,微专业成了‘加分项’。”近日,谈起自己的求职经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25届毕业生、现就职于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的张贵洋说。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务处处长侯影飞介绍,2022年,学校基于此前调研获得的信息启动微专业建设工作,全面构建了“跨学科课程—微专业—辅修学位—双学士学位”进阶式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依托学科优势与行业特色,加强微专业的布局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衔接,为学生成长成才和高质量就业筑牢根基。

  “碳中和与能源系统管理”微专业就是为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重大需求,解决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人才短板问题而设立的。“我们微专业的课程设置直击企业痛点,比如‘碳排放核算方法学’让学生掌握国际通用的MRV体系(监测、报告、核查)。”该校教师白洋说。

  学校将“强化交叉、促进就业”作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突破口,聚焦国家战略、市场需求和科技前沿,布局建设21个“小而精、跨学科、强实践”的微专业,覆盖了新能源、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碳中和、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领域,确保微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契合度,弥补传统专业体系的不足。“在这个过程中,学校特别重视产教融合,鼓励企业帮学校办微专业,促进微专业布局与就业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侯影飞介绍。

  学校推行“1个微专业+1个深度合作企业”模式,累计与17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共建关系,建设30余门校企合作课程,其中跨学科课程超过60%,实践导向成为微专业的课程标签。“创新训练课是‘智能油气工程’微专业的实践课程。这门课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智能油田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实操设计来学习智能油田开发、开采方案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该校教师姚传进说。

  学校为微专业量身打造了更加灵活的专业建设模式,通过适时更新课程体系、减免学分学费、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专项经费支持教研等举措,有效激发了教与学双向积极性。

  3年来,学校参与微专业学习学生900余名,其中2024届、2025届毕业生共172人,升学率达73%,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5%,实现学生学术进阶与就业能力同步提升。

《中国教育报》2025年07月23日 第0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