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Python应用能力达标率从2021年的21%提升至2025年的78%。近日,天津财经大学的最新学情调查数据揭示了这一成绩。
2017年以来,天津财经大学联合国内28所财经类院校建立横向调查网络,持续开展学情调查。过去8年里,学情调查已实时分析了全校2.2万余名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覆盖课堂线上资源学习反馈4209万余条、线上题目48.9万道,作业库调用次数突破9万次。
天津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25届毕业生宁宁(化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她的“学业成长图谱”:先后参与60余项创新创业项目与竞赛,累计编写代码5万余行,共计完成80万字翔实成果,30余份国家级、省部级获奖立项证书……这份个性化报告就是根据学情调查生成的。
学情调查既是高质量人才培养“追踪计划”,更是一份覆盖全周期的学情“体检表”。学情调查结果显示,经管类高校学生入学时,在量化分析、创新能力、解决现实问题能力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基于学情、课情、教情的导航,天津财经大学以AI赋能课程体系优化,开设“AI+微专业”,推行“问题—项目”本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改革,健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打造新财经人才培养新高地。
天津财经大学自2017年启动系统性学情调查工作以来,《财经类本科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相关经验已被40余所高校借鉴采用。截至目前,包括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内的共计40余所财经类院校和有关院校参与学情调查工作,积累数据资源超50万条,形成调查报告近200份。
在天津财经大学教务处,6万余份不同年代的学情问卷原件见证着教育评价方式的时代变迁。天津财经大学校长孟昊表示:“我们的学情调查不是简单的问卷收集,而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动态监测。”
“真正的教育现代化,是让每份数据都承载育人温度。”天津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赵鸣说。如今,学校的学情数据已从单纯的评价工具,发展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1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