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 绘
据媒体报道,一段时间以来,短视频平台不乏控诉网络游戏“毒害”青少年的内容,有家长受到此类内容的影响将孩子送进“戒网瘾”机构。然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例如,有一些网友控诉“戒网瘾”机构的军事化管理,声称遭受殴打;还有一些家长坦言,孩子从机构回来后与父母的关系更加疏远,甚至患上心理疾病。当下,“反游戏”“戒网瘾”已经成了一笔热门生意。尤其在网络平台,“反游戏”营销号甚嚣尘上,推出各类广告,精准投送给家长。这看似拯救孩子,实则拿捏家长心理,试图“收割”家长钱包。
面对孩子沉迷网络的困境,家长切莫受一些机构的营销话术影响,将希望寄托于“戒网瘾”机构,做“甩手掌柜”。很多孩子沉迷网络的表象之下,其实存在代际冲突、亲子关系疏远、家庭氛围紧张等深层次问题。因此,家长不妨回归到对家庭教育方式的反思和调整上,与孩子一起练习提升与网络和平相处的能力。如果确实存在自己无法纾解的困难,应多向学校教师和专业力量求助。对于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戒网瘾”机构,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引导,避免一些不科学的干预给孩子和家长“雪上加霜”。
《中国教育报》2025年08月29日 第0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