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创新红色教育 激扬爱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5-09-03 作者:廖德凯 来源:中国教育报

  ■英雄是红色教育的重要载体,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青少年成长的宝贵财富

  ■红色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在于叙事方式的转变

  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南梁革命根据地核心展示园,一群年轻人戴上VR设备,瞬间穿越时空回到长征战场——子弹从耳边呼啸而过,战士在炮火中前行。这一刻,历史不再是书本上遥远的文字,而是可感可触的心跳与呼吸。今年8月以来,这里的一系列体验式、互动式红色主题项目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

  近年来,全国不少红色教育基地积极创新红色教育形式,或充分利用VR等高新技术丰富参观者的视听体验,或以大型实景演出再现历史真实场景,或邀请革命先烈的后人现身说法,讲述红色故事……受到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欢迎,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让红色故事以及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得以更好地传播,在全社会营造出崇敬革命先烈、礼赞英雄模范的良好氛围。

  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种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创新,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使学习者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索者,使得以往的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互动,通过与革命英雄同行同感,让历史事件变得可感知、可理解、可共鸣,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质效。这种红色教育创新的尝试值得点赞,创新形式和内容有待继续丰富。

  英雄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青少年成长的宝贵财富。在位于北京卢沟桥附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一位位抗战英烈的照片和遗物前总是挤满了前来瞻仰的人群。赵一曼烈士牺牲前给儿子的绝笔信,杨靖宇将军在白山黑水间与敌人血战到底的顽强斗志……先烈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就其育人价值而言,一个被英雄精神滋养的孩子,更有可能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舍小我顾大我”。让青少年在红色教育中走近英雄,就是在为他们的成长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但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他们所接触的信息来源非常丰富,互动体验式的红色教育,更能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其中。比如在红色主题“剧本杀”体验中,青少年通过角色扮演,深入了解革命先辈面临的艰难抉择,在推理和决策中,对革命精神的理解不再停留在书本的文字上,而是内化为自己的感悟。

  红色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在于叙事方式的转变,尤其是挖掘和展示与青少年年龄相仿的英雄故事,让他们产生更为强烈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鸣。这一切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核心在于情感体验的营造,使青少年从了解历史事实升华到认同英雄精神,进而从英雄精神中体会到爱国主义的本质,并内化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自觉。

  总的来说,创新形式开展多种多样的红色教育,可以重点从三方面着力。一是科技赋能。通过VR、人工智能、全息影像等技术的运用,提供沉浸式的高效教育过程,使历史从静态的图文变为动态的体验,增强红色文化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二是拓展教育场景。除了文化公园、纪念馆,还可以将红色文化融入学校的日常课程、社区活动。三是文化多元融合。将红色文化与当地特色文化、传统文化相结合,并鼓励青少年参与红色文化的创作和传播,用短视频、漫画、音乐等表达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这不仅能加深他们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还能让红色文化以更接地气、更具活力的方式传播开来。

  (作者系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技与合作交流处处长)

《中国教育报》2025年09月03日 第0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